(1)感受外邪:六淫傷人,脾胃失調,皆能致瀉,但其中以濕為主,而常兼挾寒、熱、暑等病邪。
(2)飲食所傷:凡食之過飽,宿食內停,或恣食生冷,寒食交阻,過食肥厚,濕熱內蘊,或誤食不潔之物,傷及腸胃,運化失常,水谷停為濕滯,形成泄瀉。
(3)情志失調:脾胃素虛,復因郁怒憂思,肝郁不達,肝氣橫逆乘脾,脾胃受制,運化失司,而致泄瀉。
(4)脾胃虛弱:脾主運化,胃主受鈉,可因飲食不節,勞倦內傷,久病纏綿,均可導致脾胃虛衰,不能受納水谷和運化精微,水谷停滯,清濁不分,混雜而下,遂成泄瀉。
(5)腎陽虛衰:久病及腎,或年老體弱,或腎陽不振,命門火衰,陽氣不足,脾失溫煦,不能腐熟水谷,則水谷不化而成泄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