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病史癥狀體征以及血液學及內分泌檢查,很少有明顯的異常發現,大部分患者在體檢中偶然發現。因此術前診斷主要依靠影像學檢查,隨著B超、CT、核磁共振檢查技術的發展診斷正確率大大提高。
①尿路平片及靜脈尿路造影可在腎上方見到陰影,腎下移旋轉受壓,但腎臟輪廓腎盞腎盂引流系統無明顯改變,受壓嚴重者可影響同側腎臟的功能,腎上腺囊腫約半數有鈣化,這是囊腫的特征。
②B超可掃描出直徑在1厘米以上的囊腫,表現為圓形充盈回聲暗區,囊壁薄、光滑,囊內有出血或感染時可表現為低回聲,囊內或囊壁有鈣化時可表現為細小回聲或囊壁強回聲。
③單純性腎上腺囊腫CT表現為邊緣光滑圓形或卵圓形占位病變,密度均勻,CT值接近于水,高密度腎上腺囊腫CT值大于二十Hu,與單純性腎上腺CT掃描截然不同,它是由于囊腫內出血感染鈣鹽散在沉積于囊壁所致,腎上腺囊腫CT增強掃描無增強效應。
④核磁共振檢查為包膜完整的占位病變,可見B超CT及核磁共振檢查在診斷中占有重要地位,聯合檢查可提高確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