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常被人理解為無大礙,遵醫生所說的按時吃藥,少吃油膩,定期檢查等事項,病人常常不以為然,殊不知高血壓是隱性病,不僅會傷及心血管,還會影響腎臟。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人體是一個大的血液循環系統,而腎臟是由微小血管組成的臟器,是全身血管狀況的縮影,長期高血壓作為一個大環境,勢必會引起腎小動脈的損傷,進而導致腎臟這個小環境的缺血、缺氧狀態,使腎功能緩慢改變。改變的程度與高血壓的病程的長短與嚴重程度有關,而且急驟突然發展的高血壓,還可以引起腎臟彌漫性病變,導致腎功能急劇惡化,危及生命。
在高血壓的早期對腎的影響并不明顯,只是在飲食過咸或飲水過多時發生水腫,血壓升高,隨著腎臟的小血管硬化,缺血,逐漸累及腎小管,使腎小管綜合稀釋功能下降,可表現為夜尿增多,進而出現微量的蛋白尿,如果病情繼續發展,可能會引起所有的腎小球發生硬化,再者退化,最終可能導致腎臟萎縮,腎功能不全。
腎功能一旦受損,體內的水鈉排泄出現障礙,腎臟產生的一些促血管收縮物質,如腎素等,使血管更加收縮,導致血壓進一步升高,所以高血壓會導致腎臟病,而腎臟病本身也會引起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