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積障礙是持續的難以丟棄物品為主要表現的精神障礙,患者不顧物品的實際價值如何,而將它積攢的自己居住的地方,造成生長或者是生活區域雜亂不堪,患者因此感到痛苦但是沒法控制他。早期研究,將囤積歸于強迫癥的一種亞型。
近年來發現囤積障礙和強迫癥在情緒體驗,病程,行為特點以及神經機制等方面存在著差異,因而現在將囤積障礙從強迫癥當中分離出來,成為一種獨立的精神疾病。
長期關于囤積障礙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就是強迫癥患者當中囤積癥狀的發生率是30%。一些社區的調查中,強迫癥的發病率約為1.2%,推測出社區樣本當中囤積障礙的發病率接近0.4%。
目前認為囤積障礙可能影響到2%到6%的人口,其中老年人群的患病率是中青年三倍,提示就是說在不加干預的情況下,囤積障礙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的加重疾病,國內缺乏全國性的統計學上流行病學的調查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