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空洞癥,主要分為三大癥狀:
第一點,感覺的癥狀,根據空洞位于脊髓的頸段以及胸上段,出現單側上肢或者是上胸節段的感覺障礙,常以節段性分離性感覺障礙為主,痛溫覺減退或者是消失,深感覺存在,該癥狀也可分為兩側,通俗一點就是出現單側或者雙側上肢,不知道水溫是熱還是涼。
第二點,運動癥狀,如果頸胸段空洞影響脊髓前角,出現一側或兩側上肢遲緩性部分性癱瘓癥狀,表現為肌無力以及肌張力下降,尤以雙手的魚際肌,骨間肌萎縮最為明顯,嚴重者呈現爪形手畸形。三叉神經下行根受影響時,多發生同側面部感覺呈中樞性通溫覺障礙,面部分離性感覺缺失,形成所謂的洋蔥樣分布,伴咀嚼肌力弱。如果前庭小腦傳導束受累,可以出現眩暈,惡心,嘔吐,步態不穩以及眼球震顫,通俗一點來講,就是上肢出現沒有勁,拿不住東西,尤其是兩個手出現肌肉的萎縮。
第三點,自主神經損害的癥狀,如果空洞累及脊髓側角之交感神經中樞,出現Horner綜合征,也就是半側少汗癥,這種情況下更多見于一側的半身,通常角膜反射,也可以減弱和消失,因為神經營養性角膜炎,可導致雙側角膜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