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血糖反應。多發生在胰島素注射后作用最強的時候,或因注射胰島素后沒有及時進餐,或因注射胰島素量過大所致。低血糖早期表現為饑餓感、頭暈、軟弱、出汗、心慌等,嚴重時出現煩躁不安、抽搐甚至昏迷。糖尿病病人應熟知這些反應,一旦出現癥狀,應及時進食或進糖水,嚴重者應靜脈注射葡萄糖治療。
二、過敏反應。一般胰島素制劑多為生物制品,且過去的胰島素純度較低,因而具有弱抗原性和致敏性,所以個別病人應用后會出現過敏反應。表現為蕁麻疹、過敏性紫癜,極少數人出現過敏性休克,近年來隨著高純度胰島素的應用,過敏反應已經比較少見。
三、水腫。糖尿病病人在初次應用胰島素時,部分病人在四到六天內,可能出現水腫,一般一到兩周左右就會自行緩解,其機制可能與胰島素能促進腎臟鈉水重吸收有關。
四、視力模糊。由于應用胰島素后,血糖迅速下降,使晶狀體和玻璃體的滲透壓改變,導致其性能改變而引起視力模糊。
五、胰島素抵抗。由于長期應用胰島素,血中出現胰島素抗體,導致病人每日胰島素用量超過一百單位,這種現象稱為胰島素抵抗或者是胰島素抗藥性。
六、局部反應。注射部位可有紅腫、發熱、發癢、皮下脂肪萎縮等,為了減少局部的反應,應該用高純度的單組分豬胰島素或人胰島素或者是人胰島素類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