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是一種常見的癥狀,俗稱拉肚子,排便次數明顯超過平日習慣的頻率,分支細胞水分增加,每天排便量超過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膿血,黏液,腹瀉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門不適,失禁等癥狀。
正常人每天大約有9L液體進入胃腸道,通過腸道對水分的吸收,最終糞便中水分僅約100-200ml,如進入結腸的液體量超過結腸的吸收能力或結腸的吸收容量減少,就會導致糞便中水分排出量增加,便產生腹瀉。
臨床上,按病程長短將腹瀉分急性和慢性兩類,急性腹瀉發病急劇,病程在2-3周之內,大多是感染引起。慢性腹瀉指病程在兩個月以上或間歇期再2-4周內的復發性腹瀉,發病的原因更為復雜,可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所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