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是各器官系統和體液的總重量,其中骨骼,肌肉,內臟,體脂,體液為主要成分。因體脂與體液變化較大,體重在體格生長指標中最易波動,體重易于準確測量,是最易獲得的反映兒童生長與營養狀況的指標。
兒科臨床中用體重計算藥量和靜脈輸液量,新生兒的出生體重與胎次,胎齡,性別以及宮內營養狀況有關,平均來說男嬰出生體重應為3.33公斤,女嬰為3.24公斤。
出生后體重增,應為胎兒宮內增長體重的延續。生后一周內因奶量攝入不足,加之水分丟失,胎糞排出,可出現暫時性體重下降或稱生理性體重下降,又在生后三到四天達最低點,下降范圍約為3-9%以后逐漸回升,至出生后第七到十天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
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體重的增長逐漸減慢。正常足月嬰兒生后第一個月體重增加可達1到1.7公斤,生后三到四個月體重約等于出生時體重的兩倍。兒童的體重增長非等速增加,進行評價時應以個體兒童自己體重增長的變化為依據,不可用公式計算來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