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膜毛細血管性腎小球腎炎,根據光鏡下腎小球形態改變和電子致密物沉積部位的不同,分為三型:
I型:典型改變為腎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細胞及系膜基質顯著增生擴張,插入毛細血管壁的內皮細胞與基底膜之間呈雙軌現象。
II型:基底膜彌漫性的增厚,系膜細胞增生及插入不明顯,電性下可見毛細血管基膜之致密層內大量斷裂狀的電子致密物沉積,因兒稱為致密物沉積病。
III型:光鏡下與I型表現相似,同時有上皮下和內皮下致密物沉積,會有大小不等的免疫復合物穿基底膜全層。
接下來我們來講下系膜毛細血管性腎小球腎炎的治療,臨床上對I型毛細血管性腎小球腎炎的治療方案以及療效,一直在探討當中。早期采用長期小劑量隔天激素療法,聯合細胞毒性藥物和抗凝治療,可一定程度地改善和穩定腎功能,提高腎臟成活率。
III型的治療方案和藥物劑量與I型基本相同,有糖皮質激素隔天治療,血漿置換,控制高血壓,減少尿蛋白和營養治療等方式。
II型的治療治整體預后最差的,然后部分研究結果顯示,由于致密物沉積病及II型系膜毛細血管性腎小球腎炎,是通過旁路途徑異常激活所致,激素及免疫制劑療效欠佳。臨床非特異性治療包括:控制血壓、延緩疾病進展和減少蛋白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