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進性腎小球腎炎免疫分型分為三型,一型為抗基底膜抗體型,二型為免疫復合物型,三型為寡免疫沉積型。
一型的免疫病理特點為IgG和c3,沿腎小球毛細血管壁成線條樣沉積,為抗機體膜病中,腎臟受累較重的一種。
二型為免疫球蛋白和補體成分,呈顆粒樣或團開樣沿腎小球毛細血管壁和系膜區沉積,可在多種腎小球疾病基礎上,發生如IgA腎病,過敏性紫癜性腎炎和狼瘡性腎炎。
三型則無明顯的免疫球蛋白成分沉積,其中多數與安卡相關性小血管炎有關。
急進性小球腎炎終末期腎功能衰竭發生率高,預后取決于不可逆性腎臟損害的程度,不同的研究結果并不一致。
綜合文獻表明,約20%的患者就診時,僅因嚴重的腎功能損害,而轉為終末期的腎功能衰竭,無法擺脫腎臟替代治療,一年后,約50%的患者進展至終末期,腎功能衰竭;兩年后75%的患者,進展為終末期腎功能衰竭,部分患者疾病后,腎功能能持續進展,但也有部分患者,經治療后腎功能改善或長期穩定。
其原因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原發病因,疾病時腎臟損害程度,間質纖維化、心月體纖維化程度,以及有無血管損傷和高血壓等,并受治療方案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