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腦病是由于終末期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等嚴重肝病引發的常見并發癥,和肝病常見的死亡原因之一。其臨床表現為意識障礙,行為失常和昏迷。目前臨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
肝性腦病的發生機制,目前仍以氨中毒學說為主。病理生理基礎是肝功能損害嚴重,導致來自腸道的許多毒性代謝物未被肺肝臟解毒和清除而進入體循環,通過血腦屏障,致使腦功能紊亂,而腸道內毒素的產生和吸收,與腸道菌群有密切的關系。
在正常情況下,腸道微生態保持著動態平衡,腸道內菌群的數量和種類相對穩定。肝性腦病患者存在腸道菌群失調,主要表現為厭氧菌減少,需氧菌和兼性厭氧菌數量增多,可以導致腸功能紊亂,血氨增高,內毒素血癥,肝功能損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