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臟病患者貧血的發生率增高,使之慢性腎臟病三期,貧血的患病率隨著腎小球濾過率的下降而逐漸增加,至慢性腎臟病五期,貧血普遍存在。
因為腎性貧血是因為腎臟病患者腎臟分泌epo減少,或紅細胞壽命縮短,尿毒癥毒素及紅細胞抑制因子影響骨髓造血、鐵缺乏、慢性失血等原因,所導致的貧血。2006年kdigo腎鏡貧血治療指南中,以成年男性血紅蛋白小于135克每升,成年女性血紅蛋白小于120克每升,為腎性貧血的診斷標準,診斷腎性貧血以后應當進行以下檢查,對貧血的原因、程度及鐵儲備進行評估:
一、血紅蛋白平均紅細胞體積及紅細胞參數。
二、網織紅細胞計數。
三、血清鐵、鐵蛋白、總鐵結合率,轉鐵蛋白飽和度。
四、甲狀旁腺素。
五、C反應蛋白。
六、大便全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