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癥在初次發病緩解后可有不同的病程變化,大約15%的患者可獲臨床痊愈和良好的預后,大部分患者病程為漸進性發展,在反復發作后可出現人格改變、社會功能下降,臨床上呈現為不同程度的精神殘疾狀態,每次發作都造成人格的進一步衰退和瓦解。病情的不斷加重最終導致患者長期住院或反復入院治療。
有利于預后的一些因素是起病年齡較晚,急性起病,明顯的情感癥狀,病前人格正常,病前社交與適應能力良好,病情發作與社會心理應激關系密切。
通常女性的預后要好于男性,精神分裂癥陰性癥狀對患者的功能預后和生活質量的影響較陽性癥狀更大,此外陰性癥狀患者的照顧者的精神負擔水平較高,陰性癥狀通常比陽性癥狀持續時間長,更難治療,社會功能更差,針對精神分裂癥陰性癥狀的治療可能會有顯著的功能性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