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像圖表現有以下四點:
第一,息肉基底直接發自黏膜層,形成蒂,突向胃腔,蒂較細長,頂端的乳頭樣息肉可在胃腔內飄動,在胃腔的黏膜下層、肌層、漿膜層結構正常,與息肉底部分界清楚,胃壁蠕動正常。
第二,胃息肉呈低回聲,或者是中等回聲,結節狀或團塊兒狀,較小的結節表面多光滑,較大的團塊內部回聲呈粗顆粒狀增強,表面可呈分葉狀,伴有糜爛,潰瘍時,黏膜粗糙,高低不平,彩超檢查團塊兒內多難顯示血流及速度評分,胃息肉多為單個,亦可有多個結節狀或團塊狀,通常在0.5到1.0厘米大小。
第三,腹部超聲。多是胃在對比劑充盈下檢查時,偶然發現各種病理類型的息肉聲像圖,缺乏特異性,一般多提示胃壁黏膜呈結節樣團塊狀病變,若大于2厘米,注意有無癌變,需進一步進行胃鏡檢查確診,因此腹部超聲不能作為常規檢查,但可用于已明確的息肉,特別是寬蒂息肉的隨訪。
第四,超聲內鏡檢查。源于胃黏膜一層、二層突起的病灶,呈中級回聲,邊界清楚,無包膜,黏膜下層、肌層、漿膜層結構正常,即考慮胃息肉,并與不典型增生性胃息肉的鑒別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