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房顫動是指初次發作的房顫,而且在24到48小時以內,都叫做急性房顫。通常發作可以在短時間內自行終止,對于一些不能自行終止,而且癥狀顯著的應當迅速給予治療。
最初的治療目標就是減慢快速的心室率,一般可以通過靜脈注射洋地黃、β受體阻滯劑或者是鈣離子通道拮抗劑,使得安靜時的心率保持在六十到八十次每分。輕微運動之后,也不超過一百次每分。
必要的時候,洋地黃與β受體阻滯或者是鈣離子通道阻滯劑合用,但是對于心力衰竭和低血壓的人,是禁用β受體阻滯劑與鈣離子通道阻滯劑的。
而應激綜合征合并房顫的時候,是禁用洋地黃和鈣離子通道阻滯劑,所以說對于心房顫動的治療,我們還可以采取應用1a、1c或者是3類抗心律失常藥物來進行轉服。
其中1a類的藥物有奎尼丁、普魯卡因胺。1c類的藥物有普羅帕酮,而3類的藥物有胺碘酮。其中在臨床上應用最廣泛的是胺碘酮,因為胺碘酮導致心律失常的發生率最低,而且副作用最少。當藥物復律沒有效果的時候可以緊急實行電復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