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排異反應發生在移植術后3~6個月,是影響移植腎長期存活的主要因素。病因包括免疫因素和非免疫因素,免疫抑制劑不足、供腎缺血再灌注損傷、急性排異程度和次數、病毒感染、高血壓、高脂血癥等。
臨床表現為蛋白尿、高血壓、移植腎功能逐漸減退以及貧血等。主要通過移植腎,病理穿刺,活體組織檢查診斷。病理表現為間質廣泛纖維化、腎小管萎縮、腎小球基底膜增厚硬化并逐漸透明樣變,最終腎小球硬化。同時伴有小動脈內膜增厚,狹窄直至閉塞。
目前對于慢性排異反應無特別有效的治療方法。處理原則為保存殘存腎功能,減慢腎功能損害的進展速度,同時對癥處理高血壓,高脂血癥,使用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或者血管緊張素二受體拮抗劑。此外可以根據移植腎的病理情況,如果考慮慢性排斥為主,可適當增加免疫抑制劑的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