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動脈導管未閉,由于開胸手術、結扎、死亡率低、療效確切,自1938年以后成為該病的標準治療方法,盡管如此,開胸手術創傷較大,有時候并發癥在所難免。
1969年首次報告經股動脈置入泡沫海綿封堵術,封堵動脈導管,成功開創了非手術介入治療的先河。此后經封堵器械等不斷改進,目前開胸手術介入治療已成為動脈導管未閉的常規治療。
其主要適用癥有絕大多數的動脈導管未閉,均可使用介入封堵術,可根據不同年齡、不同未閉導管的類型,選擇不同的封堵器械。
先天性動脈導管未閉,由于開胸手術、結扎、死亡率低、療效確切,自1938年以后成為該病的標準治療方法,盡管如此,開胸手術創傷較大,有時候并發癥在所難免。
1969年首次報告經股動脈置入泡沫海綿封堵術,封堵動脈導管,成功開創了非手術介入治療的先河。此后經封堵器械等不斷改進,目前開胸手術介入治療已成為動脈導管未閉的常規治療。
其主要適用癥有絕大多數的動脈導管未閉,均可使用介入封堵術,可根據不同年齡、不同未閉導管的類型,選擇不同的封堵器械。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健康自測大全 健康早知道
專業醫學量表 專業醫學團隊
掃碼關注完成健康自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