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健康”狀態是指機體雖無明確的疾病,卻呈現出活力降低,適應性呈不同程度減退的一種生理狀態,是由機體各系統的生理功能和代謝過程低下所致,是介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一種生理功能低下狀態。
隨著工業的發展、經濟的繁榮、空氣的污染、生活節奏的加快、競爭的加劇和人際關系的復雜,影響人體健康的因素發生了很大變化,醫學模式也隨之發生了轉變:由單一的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生物-社會一心理醫學模式。也就是說,致病因素有三個:一是生物因素,二是社會因素,三是心理因素。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健康是一種身體、精神和交往上的完美狀態,而不只是身體無病。根據這一定義,經過嚴格的統計學統計,人群中真正健康(第一狀態)和患病者(第二狀態)不足1/3,有2/3以上的人群處在健康和患病之間的過渡狀態,世界衛生組織稱其為“第三狀態”,國內常常稱之為“亞健康”狀態。“亞健康”狀態處理得當,則身體可向健康轉化;反之,則患病。因此,對“亞健康"狀態的研究,是生命科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