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痛經的特點是,青春期多見,常在初潮后一到兩年內發病,疼痛多次月經來潮后就開始,最早出現在經前12小時,以行經第一日疼痛最劇烈,持續兩到三日后緩解,疼痛常呈痙攣性,通常位于下腹部恥骨上,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內側,可伴有惡心,嘔吐,腹瀉,頭暈,乏力等癥狀,嚴重時面色發白出冷汗,婦科檢查時常無異常發現。
繼發性痛經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子宮腺肌病,主要癥狀是月經量過多,經期延長,逐漸加重的進行性痛經,疼痛位于下腹正中,常于經前一周就開始,直至月經的結束,有35%的患者沒有典型癥狀。繼發性痛經的患者中,月經過多的發生率是40%到50%,表現為連續數個月月經中月經期出血量多,一般大于80毫升,并影響女性的身體,社會生活和經濟等方面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