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痛經是指在第一次來月經的時候就有痛經,而繼發性痛經是指月經來潮數年后逐漸出現了痛經,發病原因,處理方案與原發性通常不同,兩種痛經的疼痛方式都是下腹痛,下腹墜脹,肛門墜痛,性交痛等。
原發性痛經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發病機制主要與子宮內膜的前列腺素增高有關,多見于子宮發育不良,宮頸口或子宮頸管狹窄,子宮過度屈曲,經血流出不暢,從而刺激子宮收縮,引起痛經。
繼發性痛經多見于生育后及中年女性,因盆腔炎癥,腫瘤或子宮內膜異位癥引起,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子宮內膜組織生長于宮腔以外,如子宮肌層,卵巢或盆腔內的其他部位,同時有周期性的改變及出血,月經期間因血不能外流而引起疼痛,并且因與周圍組織器官粘連,而使痛經逐漸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