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24小時之后在產褥期內發生的子宮大量出血,稱為晚期產后出血。
引起晚期產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胎盤、胎膜、蛻膜殘留和繼發感染引起的子宮復舊不全。
其次是剖宮產后傷口裂開,血管重新開放而流血。
其他的,比如產后子宮滋養細胞腫瘤,子宮黏膜下肌瘤都能夠引起出血。
診斷要點,第一個是多在產后一到三周發病,查后惡露不盡伴有異味,反復陰道流血或陰道內突然見到大量鮮紅色出血,導致貧血、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第二,是檢查可見子宮復舊不良,大而軟,有時可以有壓痛,宮口松弛,鮮血自子宮口流出,有時可觸及殘留組織和血塊,伴有休克的時候有血壓下降,脈搏虛弱等休克的體征。
第三個是b超檢查了解宮腔內的情況,子宮切口愈合情況,做血常規檢查了解貧血和感染情況。
第四個方面就是血常規檢查,主要是了解貧血和感染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