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左心衰時應立即協助患者取端坐位,雙腿下垂,減少回心血量,給予高流量吸氧,6到8升每分,可給予50%到70%的乙醇濕化,降低肺泡內泡沫的表面張力,使之破裂,以改善肺泡通氣。若氧分壓小于60毫米汞柱時,應給予機械通氣,采取和期末正壓通氣,并保持呼吸道通暢,協助患者咳嗽排痰,必要時吸痰。
用藥護理方面,應遵醫囑給予正確及時應用藥物,用硝普鈉最好要注意現場配用,溶液避光,有條件的情況下最好用輸液泵或微泵輸入,洋地黃靜脈注射時,需稀釋后緩慢注射,去觀察患者的病情,嚴密觀察患者的意識,呼吸頻率及深度,精神狀態,觀察患者咳嗽咳痰,觀察痰液的性質。
觀察患者的皮膚溫度、顏色、青綠、肺部啰音的變化,血氧飽和度的變化監測血氣分析的結果,還需觀察藥物不良反應,如用嗎啡時,觀察患者的意識狀態、呼吸,注意有無呼吸抑制、心動過緩,用利尿劑時要記錄出入量,用血管擴張劑時要注意藥物的速度和血壓的變化,以防止低血壓的發生。
對安置漂浮導管者應注意監測血流動力學變化,以便判斷療效及病情的進展,還要給與心理安慰,囑患者深呼吸,放松療法,醫護人員要保持冷靜,熟練操作使患者產生信任和安全感,無有危重的情況,要準備好搶救車、除顫儀、簡易呼吸氣囊能搶救措施,如果患者有便秘的情況,要囑患者合理飲食,增加富含纖維素的飲食,避免形成便秘,導致患者的排便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