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腔積血稱為血胸,可與氣胸同時存在。胸腔積血主要來源于心臟、胸內大血管及其分支、胸壁、肺組織、膈肌和心包血管出血。
血胸不僅因為血容量丟失,影響循環功能,還可壓迫肺,減少呼吸面積,血胸推移縱隔,使間側肺也受壓,并影響腔靜脈的回流。
當胸腔內迅速積聚大量的血液超過肺、心包和膈肌運動,所起的去纖維蛋白作用時,胸腔內積血發生凝固,形成凝固性血胸,凝血塊機化后形成纖維板,限制肺與胸廓的活動,損傷呼吸功能。
血液是良好的培養基,經傷口或肺破裂口,侵入的細菌會在積血中迅速滋生繁殖,引起感染性血胸,最終導致膿胸。持續大量出血所致的胸膜腔積血,稱為進行性血胸,少數傷員因肋骨斷端活動,刺破肋間血管或血管破裂處,血凝塊脫落,發生延遲出現的胸膜腔內積血,稱為遲發型血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