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們認為消化性潰瘍是一種多病因疾病,各種與發病有關的因素,如胃酸,胃蛋白酶,感染,遺傳,體質,環境,飲食,生活習慣,神經精神因素等。通過不同途徑或機制導致上述侵襲作用增強和或機體防御機制減弱均可以促發潰瘍發生。
第一,胃酸及胃蛋白酶的侵蝕作用,尤其是胃酸的作用在潰瘍形成中占有主要地位。
第二,神經精神因素,持續過度的精神緊張,勞累,情緒易激動等神經精神因素,常是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生和復發的重要因素。
第三,幽門螺桿菌是消化性潰瘍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四,飲食,藥物,吸煙的影響。食物和飲料對胃粘膜及其屏障可以有物理性或化學性損害作用。多種藥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利血平,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對消化性潰瘍的發生具有一定的作用。
在吸煙的人群中,消化性潰瘍發病率顯著高于不吸煙者者,其潰瘍愈合過程緩慢,復發率顯著增高,以上與吸煙量及時間呈正相關性。
綜上所述,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襲作用增強和或胃粘膜防御機制的削弱,是消化性潰瘍的根本環節,任何影響這兩者平衡的關系的因素,都可能是本病發病及復發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