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時候需要復查腸鏡是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比較關心的問題,腸鏡檢查的目的是了解黏膜愈合情況,檢測癌變,經(jīng)過誘導緩解治療獲得臨床緩解,或者治療無效甚至病情加重,此時復查腸鏡的目的是了解疾病的活動情況和黏膜的愈合情況。
在維持治療階段,定期復查腸鏡的目的是檢測結腸癌變情況,潰瘍性結腸炎相關的結直腸癌是潰瘍性結腸炎的嚴重并發(fā)癥,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總體癌變率為3.7%,確診后第一個十年、第二個十年、第三個十年的結直腸發(fā)生率分別為2%、8%、18%,結腸鏡檢查監(jiān)測潰瘍性結腸炎的價值仍有爭論,需要與每位患者討論發(fā)生結腸癌的風險。
腸鏡檢查對鑒別異型增生的意義,監(jiān)測局限性,結腸鏡檢查風險等應該考慮患者的意見,共同制定適當?shù)谋O(jiān)測方案,每一次腸鏡檢查都要取黏膜標本做病理學檢查,最好是全結腸每隔10厘米隨機活檢4塊,可疑病變區(qū)額外取活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