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炎,醫學上稱為胃腸炎,是指各種原因導致胃腸道功能紊亂以及胃腸道的炎癥,主要通過臨床癥狀和實驗室檢查結果來判斷。
1.臨床癥狀
(1)感染性的胃腸炎:以細菌感染、病毒感染最為常見,大多數為急性起病,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瀉(多為水樣便)、腹痛(大多為絞痛或脹痛)、乏力、食欲減退。
(2)非感染性的胃腸炎:往往是因為進食生冷、油膩、辛辣食物,導致腸道功能紊亂,從而引起腹瀉。多數患者癥狀較輕微,表現為食欲減退、上腹痛、腹脹、噯氣、反酸等癥狀。
2.實驗室檢查
(1)大便常規:白細胞增多。
(2)血常規: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計數或淋巴細胞百分比,可升高。
(3)病菌培養:可以找到細菌、病毒、結核桿菌等致病菌。
如果患者存在上述情況,通常就可能是胃腸炎。一般而言只有明確病因,治療用藥才更有針對性。例如細菌感染引起的胃腸炎,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生素,如諾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并配合服用正氣片,可以改善胃腸炎引起的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對于流感病毒引起的胃腸功能紊亂,可單用正氣片,減慢胃腸道蠕動,促進消化功能的恢復。
此外,胃腸炎的患者還需注意臥床休息,并及時補充水分,防止脫水。如果癥狀加重,建議盡快到醫院就診,根據醫生的指導用藥治療。
如需用藥,或者想要了解更多的專業用藥知識,可以咨詢專業的醫生或者藥師,在其指導下合理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