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肩周炎發生與發展,可將本病分為三期:急性期、慢性期和恢復期。
急性期:為肩周炎早期,一般可持續2-9個月。表現為肩部自發性疼痛,常為持續性。疼痛多局限于肩關節前外側,可延伸到三角肌的抵止點,常累及肩胛區、上臂或前臂。以后疼痛迅速加重,夜間顯著,不能患側臥位。
慢性期:為僵硬期,一般持續4-12個月。肩痛逐漸減輕或消失,但肩關節攣縮僵硬逐漸加重,呈凍結狀態。肩關節活動明顯受限,各方向活動均比正常者減少20%-50%,嚴重時肩肱關節活動完全消失。病程長者可出現輕度肌肉萎縮,多見于三角肌、肩胛帶肌。
恢復期:為緩解期,一般持續5-26個月。肩痛基本消失,個別患者可有輕微的疼痛。肩關節慢慢地松弛,關節的活動也逐漸增加,外旋活動首先恢復,繼則為外展和內旋活動。恢復期的長短與急性期、慢性期的時間有關。凍結期越長,恢復期也越慢;病程短,恢復也快。但有些患者不能完全康復,肩關節活動受限持續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