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需要檢查血尿常規,血沉,C反應蛋白,血生化,同時進行一些抗體的檢測,比如說自免疫球蛋白,補體,類風濕性因子,這些檢測,還有一些影像學的X光片,核磁,都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確診,是不是得了類風濕性關節炎。
當然得了類風濕性關節炎,也不用害怕,類風濕性關節炎首先的藥物治療,我們首選的還是,非甾體的抗炎鎮痛藥物。這個藥物主要通過抑制環氧化酶的活性,減輕前列腺素的合成,起到抗炎鎮痛的作用,是臨床最常用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還需要用到一些改善病情的抗風濕藥物,該類藥物作用慢,大約需要1到6個月,故稱作慢性抗風濕藥物。這些藥物通過延緩,和控制病情的進展,主要包括甲氨蝶呤,柳氮磺胺吡啶,來氟米特。一般臨床上,早期強調藥物的聯用,當累及一到兩個關節的時候,一般選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藥物聯合應用,起到一個控制關節炎癥發展,減少不良預后的作用。
其他的包括一些生物制劑,減少骨破壞,減少激素的使用和骨質疏松。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生物制劑,主要包括腫瘤壞死因子的拮抗劑,白介素的拮抗劑,以及抗CD20單抗,以及T細胞刺激的信號的抑制劑。當然我們最常用的和傳統的藥物,包括糖皮質激素,糖皮質激素能迅速地改善,關節的腫脹疼痛,和緩解全身的癥狀。在重癥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尤其是伴有心血管受累的患者中,給短效激素,其劑量可以依據程度而定,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當然激素也帶來骨質疏松,和激素的副反應,也是不能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