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根據它的病情的發病的情況、時間,一般的分成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那么對于慢性胃炎,我們又根據病理的一些表現,分成了慢性非萎縮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那么我們在內鏡底下,針對慢性萎縮性胃炎,主要是可以見到紅白相間,以白象為主,或者是胃的黏膜變薄,血管可以透見,再嚴重的可以見到腸上皮化生。
而慢性非萎縮性胃炎,主要是胃部的一些紅斑,然后以及一些炎癥的表現。但是我們在內鏡底下的觀察,和我們病理的符合率,是有很大的差異的,也就是說有一部分病人,在內鏡下,看著像是萎縮性胃炎,或者不是萎縮性胃炎,但是它的病理的符合率,跟它不到40%,因此我們在診斷慢性萎縮性胃炎當中,主要是要根據病理的結果來診斷。
那么為什么,我們反復強調萎縮性胃炎呢,因為萎縮性胃炎相比非萎縮性胃炎而言,更重一些。但是,它們不僅僅是一個程度的變化,因為隨著人的年齡地增長,本身腺體的萎縮,是一種正常的現象。
但是腺體的萎縮,如果超越了年齡的因素,或者是甚至于出現了嚴重的腸上皮化生,甚至于高級別的上皮內瘤變。我們現在一般認為,它是癌前的病變,就需要用手術或者其他方式來進行干預,那么很多人談到萎縮性胃炎以后,感到非常恐懼,其實萎縮性胃炎,只是和胃癌的發生率更高一些,但是并不是說所有的萎縮性胃炎,都一定會發展成胃癌,所以大家對此也不必過于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