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死的治療原則是盡早改善腦組織缺血區的血液循環、促進神經功能恢復,以免留下一系列后遺癥。急性期一般要對癥治療,包括監測生命體征,及時控制血壓、顱內壓、血糖、體溫等,在此基礎上積極針對病因治療,主要是溶栓或用支架取栓讓局部血管重新通暢等。
作為突發性急癥,腦梗死是一個高致殘率、高致死率的疾病,應盡量在發病3小時內接受靜脈溶栓治療。每延誤1分鐘,就會有更多神經元壞死,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現肢體麻木、頭暈、頭痛、黑蒙等癥狀時,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急性期需要住院治療,以便同期處理高血壓、糖尿病等并發癥,經過積極治療后進入康復期的腦梗死患者,除積極治療基礎疾病外,還應不間斷的使用藥物治療,主要是抗動脈粥樣化硬化、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類的藥物治療,可以有效預防再次腦梗。腦梗患者需要長期用藥改善癥狀降低復發,當然也要注意藥物副作用,定期檢查判斷副作用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