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壓瘡傷口的局部評估與護理措施是什么
病情描述:
壓瘡傷口的局部評估與護理措施是什么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通常情況下壓瘡傷口主要是根據傷口的大小,傷口所在的位置和組織的損傷程度來進行局部評估的,其護理措施是加強營養,改善全身的營養情況,然后要定期改變體位。
意見建議:
建議患者應該積極的改善局部的供血和供氧,定期更換藥物縮短愈合的時間,然后要避免出現悲觀,絕望或者焦慮等不良的情緒。
為你推薦
-
肺栓塞的護理措施是什么肺栓塞的病人住院期間,護理的工作量還是挺大的,可以包括有幾個方面:首先就是患者的下肢的衡量,如果在治療期間的話,雙側的下肢周徑。如果由原來的差值越來越大,變得越來越小的,往往提示患者的血栓,在明顯地被控制,還有還需要注意穿刺部位的出血,以及在住院期間強化抗凝的過程當中。病人有沒有鼻出血、消化道出血,甚至出現牙齦出血等等,這些征象都是需要,護理過程當中需要注意的。當然也可以在飲食上幫助患者,去指導他怎么樣去注意進食,盡量避免吃一些比較硬的食物。因為在吃抗凝藥物過程當中,這樣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去避免出現消化道出血,在服用華法林的時候。其實在這過程當中,尤其是綠葉菜的攝入,也可能會干擾,或者是對華法林使用,會起到一定的這方面的不太好的作用。還有飲食方面,可能對患者,尤其是在使用華法林,進行抗凝可能也會有一些幫助。01:57
-
糖尿病足與壓瘡鑒別糖尿病足就是糖尿病的患者,他的腳壞了,不管是什么原因,是比如說穿了個新鞋硌的、磨破的、還是燙的、還是壓的或者是扎的,還有就是有一些老人,行動不方便的,他可能臥床了,然后他就是那個腳后跟,一直在床上壓著壓壞了,不管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只要你的腳破了,我們就叫糖尿病足。為什么要起這個名,就是因為糖尿病足太不好好了,它的預后非常的差,它主要是兩個因素,第一血糖的問題導致血管的病變,本身腳上的血供就很少對吧,然后第二就是因為你腳上的脂肪、肉或者肌肉都很少,稍微破一點就見骨頭了,骨頭上長肉是非常難的,所以糖尿病足非常值得關注,一旦破了一定要去醫院看,你在家里是處理不好的,這里說到壓瘡,說完這個可能就好理解了,壓瘡就是壓壞的包括各個部位,比如說背部比如說臀部,比如說足部都可以,但是它跟糖尿病足,還是有點區別的,比如說你是背部或者臀部,它可能有很厚的脂肪墊或者肌肉,所以它愈合起來要比腳要好一些,但是只要是糖尿病的,你的身上哪里破了,都是比正常人愈合起來要困難的,大家一定要重視。01:48
-
壓瘡的護理措施床鋪要松軟平整。盡可能的經常改變臥床病人的體位,幫助病人翻身。一般每二到三個小時翻身一次,必要時每一個小時翻身一次,最長不超過4小時。翻身動作要輕柔。經常檢查病人骨骼突出處以及受壓部位。定期按摩全背或受壓處,按摩時自上而下,壓力由輕到重再由重到輕切勿擦傷皮膚。大小便失禁的病人要及時的更換尿墊,注意保持皮膚和被褥的干燥清潔。對使用夾板或其他小型器械的病人,應加上松軟的襯墊,觀察病人的反應,隨時調節松緊度。臥床病人不可使用掉瓷的便盆,使用便盆時應協助病人抬高臀部,防止局部皮膚擦傷。鼓勵病人進食保證充足的營養。語音時長 1:37”
-
壓瘡分期及護理措施壓瘡一般分為四期第一期,淤血紅潤期,此階段局部皮膚還比較完整,沒有破損的情況,一般表現為局部皮膚紅腫、疼痛等癥狀,此階段的護理應該以減少局部皮膚壓迫為主,要多幫助病人進行翻身,此外還可以給患者做局部按摩,促進血液循環。第二期,炎性浸潤期,此階段患者局部皮膚可能會出現大小水皰,此階段的護理要以保護皮膚、避免感染為主,未破的小水皰應該用紗布進行包扎,大水皰應該用無菌注射器抽出水皰內液體,然后涂抹消毒的藥物,如碘伏、紅霉素軟膏等。第三期,淺度潰瘍期,此階段患者皮膚會形成比較淺的潰瘍,局部皮膚有壞死、缺損的現象,此階段應該加強創面的清潔,可以用生理鹽水,雙氧水等溶液沖洗創面,為防止傷口感染,還可以服用羅紅霉素片,康復新液等藥物。第四期,壞死潰瘍期,此階段皮膚潰瘍嚴重,皮膚組織潰爛可能已經達到筋膜,甚至骨頭處,此時單純的護理已經不能起作用,要通過手術把潰爛的局部切除掉,在局部創面修復后可能還要進行植皮手術。語音時長 02:01”
-
壓瘡傷口評估內容包括哪些病情分析:通常情況下壓瘡傷口評估的內容主要包括傷口床的表面,壓瘡傷口的部位和傷口的邊緣,另外疼痛和不適的癥狀,滲液的顏色和滲液的量也是比較常見的評估內容。意見建議:建議患者在病情嚴重時應該及時的應用一些抗感染的藥物來進行治療,然后要加強營養的支持,多補充蛋白質,維生素,改善全身的營養狀況。
-
預防壓瘡的護理規范及護理措施是什么病情分析:通常情況下預防壓瘡的護理規范及護理措施是勤翻身,避免同一個部位長期的在床板上受到擠壓,另外病人最好是用一些較軟的氣墊床,避免有骨質的地方直接壓在硬板床上。意見建議:建議患者在臨床上可以先通過全部皮膚按摩的方式來改善壓瘡的臨床癥狀,然后需要加強營養的支持,定期翻身。
-
壓瘡的護理措施壓瘡又稱褥瘡,是由于局部組織長期受壓導致的血液循環障礙,進而引發局部缺血、缺氧、營養不良而致的軟組織潰爛和壞死。對于壓瘡的護理,關鍵在于預防與綜合治療相結合,以下是一些重要的護理措施。定期變換體位是預防壓瘡的基礎,患者應每12小時翻身一次,
-
長期臥床病人預防壓瘡的護理措施壓瘡,也稱褥瘡,是由于身體局部長時間受壓導致血液循環受阻而引起的皮膚及皮下組織損傷。為了有效預防壓瘡,病人和護理人員需要采取一系列綜合護理措施。避免局部長期受壓是關鍵。病人應定時變換體位,如每兩小時翻身一次,以減少同一部位受壓時間。對于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