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37歲月經量變少怎么辦
病情描述:
37歲月經量變少怎么辦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月經對于女性來說是一個身體是否健康的標志,月經量變少,可能是由于自身的內分泌失調,或者是心情波動過大,以及壓力大造成的。
意見建議:
當發生月經變少時,一定要及時的做一個全面的婦科檢查來排除疾病的存在,同時要在生活中放松心情,不要有太大的壓力,以免使癥狀加重。
為你推薦
-
17歲月經不調正常么正常女性月經初潮的年齡一般為12~15歲,經過3~5年出現規律性的月經,也就是出現正常的排卵。正常的月經來潮一般基于黃體期,黃體功能的閉鎖引起雌孕激素的下降,從而導致子宮內膜功能層驟縮而脫落出血。正常的月經周期的經期、周期和月經量都有明顯的自限性和規律性,正常的月經周期是21天到35天,正常的經期是4~6天,月經量一般是20毫升到60毫升。正常的月經也依賴于下丘腦、垂體、卵巢軸激素的分泌和靶器官子宮內膜的效應性。如果出現外界的因素,如精神緊張、外界的氣候的變化或者暴飲暴食等,影響到大腦皮層,通過大腦皮層和中樞神經影響到下丘腦、垂體、卵巢軸造成功能失調,就會導致月經不調。17歲的女性屬于高中學習重要階段,學習壓力比較重,經常會出現月經失調的情況,還有就是因為17歲的女性卵巢功能發育不完善,也可以出現無排卵性的出血,一般表現為經期延長、經量增多。02:09
-
月經變少是為什么平素月經規律的女性月經量一般也是比較規律的,不會有太多的變化,但是如果月經量變少了,要根據不同的年齡階段分析原因,常見的原因有:一、內分泌因素,如卵巢功能減退、各種激素分泌異常或不排卵等,如果是生育期女性,最多見的為多囊卵巢綜合征,病人一般都比較肥胖,伴有多毛等癥狀;其次是高泌乳素血癥,可以通過激素水平6項檢查明確診斷;二、子宮內膜本身的原因,如子宮內膜病變、人工流產等引起子宮內膜薄、宮腔黏連等;三、貧血;四、環境或情緒改變,如果有環境改變,或者有明顯情緒異常的患者,建議要合理的飲食,不吃刺激辛辣的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適當運動。可以去醫院做卵巢功能檢查,明確診斷后對癥治療。01:58
-
37歲月經量變少怎么辦37歲的女性如果月經量偶爾變少,要警惕懷孕的可能性,可以買早孕試紙用晨尿檢測一下,也可以到醫院進行早孕的相關檢查。如果最近一段時間月經量都有明顯的減少,這種情況首先考慮是內分泌異常,也有可能是卵巢功能下降的表現。可以到醫院做性激素六項檢查,抗苗勒氏管激素檢查,以及婦科彩超,了解子宮內膜的厚度,尋找引起經量減少的原因,才能進行針對性的治療。經量減少的女性平時要注意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在月經來潮前及經期一定不要吃涼的東西和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受涼,注意保暖。語音時長 01:17”
-
30歲月經量變少了怎么辦30歲的女性出現月經量變少了,具體該怎么辦,這要根據女性的月經情況來判斷。比如女性的月經周期特別規律,只是單純的月經量減少,但是每次的月經總量還在20ml以上,往往不需要做任何的處理治療。因為這是屬于生理性的表現,本身女性在30歲以后,卵巢功能就在慢慢下降,所以就會引起月經量逐漸減少。但如果30歲的女性是出現月經量過少,已經小于了20ml以下,而且是在人工流產手術后出現,那就需要考慮做宮腔鏡檢查,看是否是因為宮腔粘連導致。如果是宮腔粘連引起,就需要行分粘手術治療。語音時長 01:13”
-
30歲月經量變少了怎么辦病情分析:30歲月經量變少,可以抽血檢查激素6項,查看是否內分泌紊亂所影響。對于30歲的女性,如果沒有做過宮腔操作,比如:人流手術等,出現月經量逐漸減少,這有可能是卵巢功能下降的一種表現,可抽血檢查激素6項。如果確定內分泌紊亂,需要服用黃體酮、戊酸雌二醇片等藥物進行調理。意見建議:建議要及時去醫院檢查確診,遵醫囑配合治療。平常生活中吃一些富含異黃酮的食物,如豆類食品等,補充天然的雌激素,延緩卵巢衰老。
-
32歲月經量變少怎么回事你的情況中醫來講考慮腎虛、血於或是血虛,西醫來講可能與反復流產、刮宮及其他宮腔操作損傷內膜,恢復不好導致,需要去醫院婦科就診行婦科彩超檢查看子宮內膜厚度,行內分泌化驗看體內激素水平,然后根據結果治療。
-
洗澡姨媽量變少怎么辦姨媽通常是指月經,洗澡月經量變少可以通過局部保暖、服用藥物等方式進行治療,同時要注意日常護理。1、局部保暖:洗澡月經量變少可能是洗澡的時候受涼,從而引起子宮收縮導致的。建議在月經期間避免吹空調、風扇等,避免洗涼水澡、避免吃涼性水果,不吃剛從冰箱里拿出來的食物。2、服用藥物: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益母
-
女人49歲月經量變多怎么回事49歲女性月經量突然變多,可能是由多重復雜因素導致的生理變化。具體分析如下:1、激素水平變化隨著年齡的增長,女性體內激素水平會發生變化。特別是接近更年期,雌激素水平波動可能導致月經量增多或減少。2、子宮肌瘤這是一種常見的良性腫瘤,它可能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