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胃鏡影像診斷和病理診斷會不同嗎
病情描述:
胃鏡影像診斷和病理診斷會不同嗎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會的,胃鏡診斷是臨床醫生在胃鏡下看到的黏膜病變的大體表現,根據經驗及黏膜蠕動后病變組織的變化及取檢時的感覺判斷的診斷。而病理診斷是在顯微鏡下觀察病變的組織學形態做出的診斷,也是指導臨床治療的可靠的診斷依據。
意見建議:
胃鏡活檢的病理診斷需要結合胃鏡下病變的大體外觀和表現及患者的病史、癥狀、體征等臨床信息才能發出準確的病理報告并正確指導臨床治療。
為你推薦
-
胃癌的胃鏡診斷內鏡及內鏡下活檢,是目前診斷胃癌的金標準。近年來,無痛胃鏡的發展迅速,并已應用于胃癌的高危人群的內鏡篩查,極大程度上,提高了胃鏡檢查患者的接受度。胃鏡檢查是確診胃癌的必須檢查手段,可確定腫瘤的位置,獲得組織標本。行病理檢查,胃癌的胃鏡下表現,黏膜呈息肉狀隆起,表面凹凸不平紅色或有糜爛,與周圍正常黏膜無明顯的邊界,或是黏膜表面色澤變化,及粗糙不平的顆粒感,病變部位的黏膜,可呈局限性或較廣泛的發紅、變色或褪色。01:11
-
淋巴瘤的病理診斷復雜嗎淋巴瘤的病理診斷是非常復雜的。淋巴瘤分了好多的亞類,而且有的是典型的、有的是不典型的,這樣就是病理的誤診,就會存在很大的問題。所以建議病人,如果一旦診斷了淋巴瘤,最好到有經驗的醫療機構和有經驗的病理大夫那兒去,進行會診,來明確到底是哪個亞型的腫瘤。01:06
-
胃鏡影像診斷和病理診斷會不同嗎胃鏡影像診斷和病理診斷會有不同。有時有些潰瘍在胃鏡下表現得很惡性,而且它就像惡性潰瘍那樣的生長,但是在顯微鏡下,它可能只是一個慢性潰瘍,只是可能時間比較長或者是修復性的改變,使得潰瘍在胃鏡下看起來不像良性的,但是在病理診斷,它就是一個良性的潰瘍。在胃鏡影像學診斷,有時候看的隆起性病變就像個息肉,但是在病理診斷上看它可能只是一個因為炎癥刺激引起的增生性病變,或者是因為黏膜水腫引起的一個小隆起。當然胃鏡影像診斷和病理診斷,最終還是以病理診斷為準,因為病理診斷可以在顯微鏡下看到病變的具體形態,它的細胞有沒有異型或者是腫瘤性病變,還是非腫瘤性病變。病理在診斷的時候,也需要結合胃鏡影像診斷來進行診斷。語音時長 01:46”
-
鏡檢診斷和病理診斷不同嗎鏡檢診斷一般是指通過在顯微鏡下觀察病變組織的形態,來進行診斷,它是狹義的病理診斷。通常說的病理診斷按標本的類型可以分為:常規石蠟病理診斷,細胞學診斷,術中冰凍診斷等,按檢測方式可以分為:免疫組織化學診斷,免疫熒光病理診斷,分子病理診斷等。病理診斷是通過對手術中或者檢查中取出的活體組織,或者細胞進行一系列處理后,做成病理切片,在顯微鏡下觀察組織的形態,診斷病變的性質及具體類型等,也可以協助臨床查找病因,它對醫生和病人都是至關重要的,病理診斷是臨床治療的可靠的診斷依據。語音時長 01:12”
-
鏡檢診斷和病理診斷不同嗎病情分析:鏡檢診斷和病理診斷不同,通常說的鏡檢診斷是是指內鏡的檢查診斷,比如纖維支氣管鏡檢查診斷,還有胃鏡、腸鏡檢查診斷等。意見建議:鏡檢診斷是內鏡醫生通過在內鏡下觀察病人黏膜的情況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得出的可能的診斷。如果發現病變,必須要通過鉗取少量病變組織做病理診斷來明確病變的性質,以決定臨床治療方式。
-
做胃鏡是否需要病理診斷病情分析:不是所有的做胃鏡都需要做病理診斷,只有在胃鏡下發現異常情況(比如糜爛、潰瘍、廣泛隆起性病變、菜花狀物等)才需要做病理診斷,明確病變的性質及具體類型,以便于早期發現病變并及時治療。意見建議:建議有胃病史或胃部不適的人群及時去醫院消化內科就診,并做胃鏡檢查以便于直觀的觀察食管至十二指腸有無病變,如有異常,建議一定要做病理活檢以明確病變的性質及具體類型并及時治療,以免要延誤病情。
-
做胃鏡是否需要病理診斷做胃鏡之后是需要做病理診斷的。因為做胃鏡這個過程比較痛苦,所以是有癥狀的患者才會選擇做胃鏡。而對于有癥狀的患者或者說有胃部不適的患者在做胃鏡的時候,胃鏡醫生可以看到黏膜有病變或者黏膜有異常,有潰瘍,有隆起性病變等,但是胃鏡醫生并不能看出來具體是什么性質,也不能明確是哪種病變類型,一定要做病理活檢才可
-
胃鏡活檢病理能診斷胃癌幾期嗎通常情況下,胃癌的診斷需要進行胃鏡的檢查,胃鏡可以直接觀察胃黏膜病變的部位和范圍,并且可以通過胃鏡來獲取病變組織來進行病理學檢查。胃鏡的活檢病理是可以確診胃癌的,但是不能具體的診斷為幾期。通常胃癌在進行確診以后還需要進行腹部超聲的檢查,來觀察一下胃的鄰近臟器受浸潤以及淋巴結轉移的情況,同時還可以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