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髖關節積液多久能吸收
病情描述:
髖關節積液多久能吸收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髖關節出現了積液,大部分情況下應該是無菌性的炎癥性疾病,一般來講1~2個星期的時間就能夠吸收的很好了,但是一定要注意休息,避免長時間的坐立,避免長時間的騎自行車這些運動,可以使用活血的中藥進行熱敷燙洗,可以口服一些藥物,比如邁之靈片,促進局部的積液吸收。
意見建議:
為你推薦
-
韌帶損傷關節積液多久能吸收關節韌帶損傷,常建議石膏或支具固定制動靜養3-4周,給韌帶較好的修復時間,同時減輕關節積液。合理肌肉及關節鍛煉,配合一些藥物的治療,促進關節積液吸收。一般關節損傷2-3周內,關節內出血積血、并逐漸機化;3-4周后,關節積液逐漸吸收消失。也有部分嚴重損傷患者,關節積液存在3-4月,這類患者治療重點是修復并恢復韌帶及關節的功能。01:06
-
髖關節骨折多久能走髖關節骨折,比如常見的股骨頸骨折,或者粗隆間骨折,骨折以后經過治療多久能走。第一種情況,如果是髖關節的股骨頸骨折也好,粗隆骨折也好,我們進行了人工關節的置換,這個時候根據你的骨量情況,可能手術以后三、五天,甚至一、兩周,就可以下地負重行走了。第二種情況,是骨折了以后,我們打的鋼釘、鋼板、髓內釘等等一些內固定產物,就需要根據定期復查,每個月復查X光片,看看骨折有沒有愈合,看看你的骨質疏松的情況,然后再由你的手術醫生決定你什么時候能夠下地行走,一般來說需要三個月左右的時間。01:01
-
韌帶損傷關節積液多久能吸收一般由于韌帶損傷造成的關節積液增多,大多在四周之內有明顯的緩解,吸收的過程分為以下幾段:第一個階段是在關節內部出現了血腫,這個時期主要是由于韌帶損傷造成一些小血管的破裂進而使關節內部出現了積血,可能會產生無菌性的炎癥,這兩種情況導致關節積液在早期迅速的增多,持續的時間大概在一周左右。第二個階段是關節內部的血腫機化,并且炎癥消退的時期,這個時間大概在受損傷的2-3周。第三個階段是關節內部的積液維持一個比較多的狀態,這個時間在3-4周,之后積液會明顯地緩解,甚至消失。當然也有一部分的患者在損傷之后,關節內部由于持續有一些無菌性的炎癥,這些積液可能會長期的存在,針對這類患者治療的重點并不是消除積液,而是緩解韌帶損傷造成的疼痛以及恢復韌帶及關節的功能。語音時長 01:46”
-
胸腔積液多久能吸收胸腔積液是一個動態平衡,不停的在生成同時也在不停的被吸收,沒有一個固定的量來衡量是否能夠被吸收。胸腔積液是否需要做進一步的治療,比如說做一些穿刺抽引胸腔閉式引流,還是要觀察等待吸收,主要看積液的病因,積液的多少以及是否患有呼吸受限等癥狀來綜合分析判斷的。當患者患有胸腔積液的時候應該盡早的到醫院進行各方面的檢查,來明確自己的病因進行對因治療對癥治療,這樣對病情起到最好的緩解效果。在平時生活中,如果患者胸腔積液量比較大的話要進行抽液治療,抽液第一次應該抽六百毫升左右,然后每次抽液控制在1000毫升,最多也不要超過1500毫升。如果抽液的量過多,速度過快是會導致患者出現其他異常癥狀的,所以患者一定要正確的抽液。語音時長 1:31”
-
韌帶損傷關節積液多久能吸收病情分析:韌帶損傷大部分情況下主要就是由于扭傷或者外傷撞擊所導致的。意見建議:損傷之后需要積極的完善檢查,明確損傷的具體程度,如果具有手術指征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如果保守治療也需要積極的進行固定,一般3~4周的時間一般兩個星期左右的時間積液就吸收得差不多了,受傷兩天之內可以間斷性冷敷,受傷兩天之后可以局部熱敷。
-
髖關節積液怎樣才能自吸收髖關節積液大部分情況下不會引起明顯的癥狀,因為髖關節的積液是比較少的,積極的自行吸收就可以了,首先一定要多注意休息,避免長時間的坐立,避免長時間的站立行走,避免過度騎自行車,可以使用活血的中藥進行熱敷燙洗,口服一些藥物比如邁之靈片,促進局部的靜脈回流。
-
髖關節積液髖關節積液只是一種病理表現,可能有多種原因所引起,比如由于關節受涼所誘發滑膜炎,進而導致關節內分泌的滑液增多,又或者是由于外傷而產生了關節內部的無菌性的炎癥,除此以外像關節的過度磨損或者是關節內部其他的特殊的炎癥,比如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等等也可以引起關節積液這種情況,一旦出現髖關節積
-
髖關節積液髖關節積液是由髖關節滑膜的炎癥引起的。由于各種原因,如創傷性創傷、關節內損傷、骨質增生、骨折等機械刺激和軟骨退變、骨壞死、關節炎、關節結核、風濕等生化刺激,導致髖關節微循環不平滑,導致無菌性炎癥,并且滑膜對炎癥刺激的反應是分泌滲出液和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