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接診了一位35歲的男性患者,這位患者自述因意外摔倒小腿部位無法正常行走,并且還產生了劇烈的疼痛,經過體格檢查以及X線檢查,診斷為小腿骨折,然后我根據他的情況給他進行了手術復位,并使用了石膏進行固定。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這位患者再次來復診時,我發現他的骨折線開始變得模糊,他很擔心的詢問我,這是骨折愈合的積極跡象,會不會再次發生移位?針對這一患者體質的問題,接下來我會為大家詳細講解。
我告訴這個患者,當骨折線變得模糊時,說明骨折部位正在形成新的骨質,不需要進行特殊處理,是骨折恢復的特征,這種現象引發移位的風險較小。但是并不意味著骨折已經完全康復,還需要在恢復期間多保護骨折部位,避免受到不當的外力,引發骨折部位發生小幾率的移位。
為了避免移位的發生,我還為這位患者制定了以下康復計劃:
1、正確使用支具:恢復期間如需活動需要使用拐杖來輔助行走,每天活動時間應控制在30分鐘,避免過度勞累,以免延長恢復時間。
2、定期復診:建議每隔三個月按照醫生的建議去醫院進行復查,復查項目通常包括CT檢查、磁共振成像檢查等,要注意及時了解病情恢復情況,調整治療方案。
這位患者的經歷告訴我們,在骨折線模糊期間,仍需保持警惕,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康復鍛煉和護理,以避免發生移位等并發癥。同時,也提醒廣大患者,在骨折康復過程中要保持耐心和信心,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和康復計劃,爭取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