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三原縣醫院沿革于1911年創建的英華醫院。九十多年星移斗轉,九十多年人世滄桑,三原縣醫院風雨兼程,在困難中崛起,在發展中壯大,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巨大進步。由建院初占地11344m2,房屋30間,擴大到如今占地48159m2,建筑面積34408m2,科室40個,職工500余名,編制床位300張,年出院病人8000人次左右,年門診人次12萬余人,固定資產3642萬元,成為縣級規模較大,集醫療、教學、科研、急救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醫院。九十多年歲月崢嶸,九十多年碩果累累。新中國成立之后,三原縣醫院日新月異,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三原縣醫院更是突飛猛進。在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和衛生工作方針指引下,在各級領導的重視和衛生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在兄弟單位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關懷下,三原縣醫院領導班子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同心協力,艱苦拼搏,正確決策,團結全體員工,努力奮斗,無私奉獻,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輝煌業績,在中國醫療史冊寫下了金光閃閃的一頁。幾代醫務人員艱苦拼搏,嘔心瀝血,奮發圖強,三原縣醫院蜚聲省內外,是省內引進西醫建院最早的縣醫院,病員輻射到渭北周邊數縣;五十年代曾以設備先進、醫術精湛、規模宏大而躋身于“全國四大縣醫院”行列;“全國四大縣醫院”行列;八十年代成功開展先心病心臟直視手術,斷指(趾)再植顯微外科手術,在西北地區名聲大振;1985年被省衛生廳授予“文明醫院”稱號。近年來,先后被衛生部命名為“二甲醫院”、“愛嬰醫院”,被省衛生廳、省醫學會命名為“百姓放心醫院”以及市級文明單位、殘疾人康復中心、白內障復明手術定點醫院等。被交大二院、省醫專、市衛校等校定為定點教學醫院。三原縣醫院堅信發展才是硬道理,改革才是唯一出路,克服困難,開拓奮進,加大醫院基礎設施和醫療設備投入,多方籌集資金,建成7200m2規模恢宏,別致新穎的門診大樓和現代化外科住院大樓,修建3000m2萆坪花園,從根本上改善門診和住院條件,已初步形成花園式環境,賓館式服務。相繼購置了日本東芝全新CT,東軟磁共振,1秒螺旋CT,日本島津AX-FAST630MAX線機,東芝240A心腹兩用B超,大型全身三循彩超,奧林巴斯電于胃鏡、結腸鏡、氣管鏡、美國泰爾康RA-100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血流變儀、腦電地形圖儀,徑頗多普勒、大型體外碎石機等一系列先進醫療設備,組建起三原中心血庫,門診住院實行微機管理。醫院堅持“人才奠基,科技興院”的辦院方針。重才納賢,每年入數萬元培訓費,采取走出去學,請進來教和技術骨干傳幫帶,師帶徒以及自學等各種形式,狠抓職工業務技術的學習。通過多年人才積累,培養了一批技術精湛、訓練有素、奮發向上、團結協作的技術骨干,醫院綜合業務技術實力大大提高。目前,全院衛生技術人員470余名,高級職稱26人,中級職稱90多人。近年來獲市、縣科技進步獎10項,論著4部,專利2項,在醫學期刊和學術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270多篇,整理出《三原縣醫院學術論文專輯》。三原縣醫院以“奉獻、敬業、團結、進取”為院訓,以為人民健康服務,為經濟建設服務為辦院宗旨,通過開展以病人為中心,“創選評”、“創百佳”等一系列活動和醫德醫風建設,醫務人員以救死扶傷為己任,“為患者服務、樹醫療新風”是我們工作的基本出發點,“以病人為中心、視病人如親人”作為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做名符其實的“百姓放心醫院”。憶往昔,感慨萬端,展望新世紀,任重道遠。面對當前醫療市場競爭激烈的歷史機遇和挑戰,三原縣醫院全體員工把醫療服務質量作為醫院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人民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贊成不贊成,答應不答應”作為醫院制定政策和管理醫院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體員工要激發斗志,樹立信心,不懈努力,為廣大患者提供全程、優質、滿意的醫療服務,來贏得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同,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譜寫新的篇章,鑄就新的輝煌。
日本東芝全新CT,東軟磁共振,1秒螺旋CT,日本島津AX-FAST630MAX線機,東芝240A心腹兩用B超,大型全身三循彩超,奧林巴斯電于胃鏡、結腸鏡、氣管鏡、美國泰爾康RA-100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血流變儀、腦電地形圖儀,徑頗多普勒、大型體外碎石機等一系列先進醫療設備
五十年代曾以設備先進、醫術精湛、規模宏大而躋身于“全國四大縣醫院”行列;“全國四大縣醫院”行列;八十年代成功開展先心病心臟直視手術,斷指(趾)再植顯微外科手術,在西北地區名聲大振;1985年被省衛生廳授予“文明醫院”稱號。近年來,先后被衛生部命名為“二甲醫院”、“愛嬰醫院”,被省衛生廳、省醫學會命名為“百姓放心醫院”以及市級文明單位、殘疾人康復中心、白內障復明手術定點醫院等。被交大二院、省醫專、市衛校等校定為定點教學醫院。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