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級別: 三級甲等 綜合
醫保定點:未知
梧州市工人醫院位于廣西東部桂江、潯江交匯的美麗的鴛鴦江畔,始建于1903年4月,前身是美國南方基督教浸信會開辦的“思達醫院”,至1924年設病床80張,成為當時廣西最早具備近代醫院模式的西醫醫院,解放后由梧州市人民政府接管并于1951年11月1日更名為“梧州市工人醫院”。建國50多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在黨和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院職工以主人翁精神艱苦奮斗,努力工作,醫院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速度向前發展。 梧州市工人醫院經歷100年的建設,如今已發展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社區服務于一體的省轄市級綜合醫院。設病床503張,職工657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498人,高、中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238人。年門診量40萬人次,住院10000人次。擔負著梧州市300萬人口的醫療保健任務,并向粵西地區輻射。1986年首批被授予廣西“文明醫院”稱號,是自治區和梧州市“雙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國家衛生部授予“愛嬰醫院”稱號,2000年經評審確認為國家“三級甲等醫院”,該院是廣西衛生廳、教育廳確認的高等醫學院校A級教學醫院和自治區級繼續醫學教育培訓基地。擁有萬元以上醫療儀器設備230臺(件),主要有西門子邁迪特核磁共振成像系統、心血管大C臂X光機、全身CT、800MAX光機、直接數字X線成像系統(DR)、彩色多普勒、羅氏模塊式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血球儀、人工心肺機、電磁波碎石機、電子消化內窺鏡、手術腔鏡系列、中央監護儀、鷹視準分子激光系統、眼底照相機及處理系統、超聲乳化儀、眼底氬離子激光治療儀等,基本實現了檢查、治療手段現代化。 該院以提供高水平專科醫療服務為醫院業務建設目標,設置15個職能科室,28個臨床科室,12個醫技科室,眼科、神經外科、心血管內科為市級重點專業科室,心胸外科、消化內科、腎病科、麻醉科、血液內科、新生兒科等專業有一定的優勢,絕大多數學科的技術水平在桂東南地區處于領先地位。自1984年起,開展體外循環心內直視手術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是廣西首家開展此項技術的地市級醫院,開展全腦血管造影,腦干腫瘤顯微手術,立體定向顱咽管瘤電凝術,經尿道前列腺汽化電切術,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放射介入治療術,近視、遠視、散光準分子激光治療,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術、視網膜脫離外科手術、角膜移植,極低體重新生兒救治,脊柱手術,斷肢、斷指(趾)再植,全髖關節置換以及各種腔鏡應用等高新技術占有相當優勢,近年承擔自治區、市級科研共42項,獲得科技進步獎15項。 梧州市工人醫院一個世紀的歷程標志著她的成熟和實力,2002年,該院在原住院樓的東側建成9層住院新樓,對舊住院樓徹底改造裝修,新建的東樓光彩奪目,與煥然一新的西樓爭相輝映,明顯改善了病人住院環境和醫務人員工作條件,今天醫院職工昂首闊步與時俱進,籍以一流人才、一流技術、一流設備、一流服務之優勢,正朝著領導高效化、技術專業化、設備先進化、病房賓館化、服務多樣化、管理信息化的醫院現代化方向發展。
有西門子邁迪特核磁共振成像系統、心血管大C臂X光機、全身CT、800MAX光機、直接數字X線成像系統(DR)、彩色多普勒、羅氏模塊式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血球儀、人工心肺機、電磁波碎石機、電子消化內窺鏡、手術腔鏡系列、中央監護儀、鷹視準分子激光系統、眼底照相機及處理系統、超聲乳化儀、眼底氬離子激光治療儀等
1986年首批被授予廣西“文明醫院”稱號,是自治區和梧州市“雙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國家衛生部授予“愛嬰醫院”稱號,2000年經評審確認為國家“三級甲等醫院
醫院地址:廣西梧州市高地路南三巷一號
乘車路線:途徑路線:2、13、23?
聯系電話:0774-2036883,0774-2030120,0774-202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