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的前身是寧波市第三醫院,創建于1951年5月,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及預防保健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省文明單位、省文明醫院、愛嬰醫院、平安醫院、綠色醫院、國際緊急救援中心網絡醫院、衛生部內鏡專業技術培訓基地、寧波市職業病醫療救治中心、中國醫師協會婦科專家會診中心、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分會糖尿病教育管理認證單位,2017年初由浙江省衛計委推薦成為第二批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
醫院核定病床800張,實際開放床位1000張。設有內、外、婦、兒、重癥監護室等24個病區及手術麻醉科,開設60多個專家專科門診及檢驗、影像、心電、超聲、輸血、臨床微生物、藥劑、病理等醫療輔助科室。醫院現有職工1190人,高級職稱313人,中級職稱441人。近年醫院在人才培養和引進上加大力度,消化內科、心內科、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神經內科、內分泌科、婦產科、骨科、腫瘤科、眼科、聽覺與平衡醫學中心、整形外科等均引進或培養了博士或博士(后),全院擁有碩士以上人員186人,其中4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醫院以學科建設為立院之本,各學科重點突出,發展協調,其中內科學、外科學招收碩士研究生。目前醫院擁有浙江省區域專病中心1個——消化內科;寧波市醫學重點學科5個——呼吸病學、骨外科學、胃腸病學、醫學影像學、護理學;市級重點實驗室1個——寧波市聽覺和平衡醫學重點實驗室;婦科(婦科疾病微創治療)、消化內科(消化道早癌內鏡診治)、骨科(脊柱疾病)3個專科(病)被列為第一批寧波市市級醫院臨床特色重點專科(病);產科、眼科、內分泌科3個寧波大學校級重點學科;ICU、婦科一、婦科二、心內科、泌尿外科二、胸外科、兒內科、康復科、急診科9個學科被列為寧波大學校級重點扶持學科。“中國肺癌防治聯盟寧波肺結節診治中心”、浙江省首家“全民健康管理示范醫院”落戶我院,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寧波早期胃癌篩查研究網絡協作中心”、全國肝膽病防治技術示范基地、中國食管胃靜脈曲張硬化治療技術培訓基地在我院成立。同時,寧波市臨床藥理研究所設在本院,承擔全市臨床藥理學指導和服務工作。醫院與美國德克薩斯州脊柱研究中心共同成立“中國寧波骨科臨床研究基地”。創立“三江論壇”學術品牌,先后成功舉辦多屆骨科三江論壇、婦科微創三江論壇、消化內鏡三江論壇、醫學影像三江論壇等學術活動。推出“名醫工作室”,通過發揮“名醫”效應,擴大學科品牌,不斷提升群眾就醫體驗。
醫院重視科研創新,搭建科研教學平臺,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邱貴興、郎景和、巴德年、鄭樹森等多位中國科學院院士來院授課指導,對提升醫院醫療質量、科研教學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近十年來,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省部級項目5項、廳市級科研項目155項,獲得省市級科研成果45項,省市級科技獎20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4項,國家實用專利40余項。
加強對口醫療支援,實施合作辦醫。建立多種形式的醫療聯合體,實現“上下聯動、雙向轉診”精神。與江北區衛生局、北侖區第二人民醫院、奉化新橋骨科醫院簽訂合作協議,江北區等地居民看病雙向轉診有了“直通車”。選派醫療團隊赴黔實地指導甕安縣人民醫院創建二甲醫院工作,開展實地醫療指導、教學查房等技術援助,取得明顯成效,幫扶的貴州甕安縣人民醫院高分通過貴州省衛生廳的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評審。與象山紅十字臺胞醫院開展了“緊密型、全方位”的合作辦醫,從員工教育、同質化醫院管理等方面著手,使臺胞醫院的醫院管理水平和醫療業務工作得到全面提升,順利通過浙江省“二甲”醫院復評。攜手寧波康養醫院,開啟浙江省“民辦公助”醫療新模式。目前,醫院還對口支援貴州省望謨縣人民醫院等,并牽頭組建“寧大附院江北醫聯體”,促進白沙、孔浦、甬江、莊橋和姚江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展。醫院先后與鄞州骨傷醫院、鄞州三院、鎮海二院、北侖二院、慈溪六院、康復醫院等開展科科合作,加強醫療資源與人才的下沉,提升我院在周邊地區的輻射力與影響力。
注重精細化管理,致力于醫教研管四輪協同發展。導入卓越績效管理模式,并組織全院開展PDCA、6S等項目,成效顯著。獲首屆全國優質服務大賽一、二等獎及最佳人氣獎;全國質量創新大賽一等獎;全省首屆優質服務大賽一、二等獎及最佳網絡人氣獎。在中國醫院管理案例總決賽中斬獲兩項榮譽,榮獲運營管理·十大口碑案例及學科管理·十大口碑案例。
醫院擁有GE雙梯度1.5T核磁共振、飛利浦256排螺旋CT、數字減影血管造影系統DSA、直接數字化X射線攝影系統DR、數字胃腸X光機、骨密度儀、乳腺鉬靶機、口腔CT、全自動生化流水線、超聲支氣管鏡、超聲胃腸內鏡、新生兒眼底篩查系統、新生兒聽力篩查系統、準分子激光手術系統、脊柱內鏡系統、中央監護系統、高端彈性成像和剪切波成像彩超、多導睡眠呼吸監護系統、肺功能測定儀、康復病區的高壓氧艙、床旁持續腎替代裝置等大型現代化醫療設備。
醫院將繼續“以人文醫院建設為抓手,持續推進人民滿意醫院和職工幸福醫院建設”為主線,繼續加大學科建設與人才引進力度、臨床科研教學規培力度、信息化助推精細管理力度、群眾就醫體驗改善的力度、醫療市場合作拓展的力度五方面工作,強化服務意識、大局意識及創新意識,力爭以良好的精神風貌、精湛的醫療技術、優質的服務水平、舒適的就醫環境,服務甬城市民。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