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類型/級別: 三級甲等 綜合
醫保定點:未知
上海長征醫院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醫院坐落于“中華第一街”——上海市南京西路500號,占地面積35畝,總建筑面積約23萬平方米,醫用面積11萬平方米,展開床位1074張。 南京分院在南京市建寧路200號。
醫院現址前身是1900年由德國寶隆博士創辦的寶隆醫院;1930年改稱國立同濟大學附屬醫院;1955年10月,國防部長彭德懷元帥簽署命令,成立上海急癥外科醫院;1958年轉隸為第二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1966年對外稱上海長征醫院;1997年江澤民同志為醫院題寫了院名。
設有業務科室40個,其中臨床科室29個,輔診科室11個;有中心實驗室1個,專業實驗室15個,臨床教研室20個。有博士授權學科28 個,碩士授權學科33 個,是臨床醫學博士后流動站。擁有骨科、普外科、消化內科、胸心外科、影像科、中醫科、神經外科、泌尿外科、整形科、心血管內科等10個國家重點學科;有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1個,國家“211工程”重點學科2個。有骨科、器官移植、腎臟病等3個全軍醫學研究所,神經外科、泌尿外科、免疫診斷、急救醫學、肺癌診治、優生優育等6個全軍醫學??浦行?有全軍重點實驗室1個,全軍臨床藥理基地1個。有脊柱外科、顱腦外科2個上海市醫學領先專業重點學科,有脊柱外科、急性創傷急救2個上海市臨床醫學中心,有急救醫學、器官移植2個上海市質量控制中心,中醫科是上海市示范中醫科。
現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才1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2人,國家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6名,國內外學術組織理事以上職務27名,主任委員1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47人,總后“三星”人才、一代名師、伯樂獎14人,上海市“領軍人才”、“百人計劃”、“曙光計劃”、“科技啟明星計劃”、銀蛇獎等各類人才56人。有高級職稱專家200余名,在職三級以上教授10名,博士研究生導師44名,碩士研究生導師122名,培養了全軍第一位臨床醫學博士和博士后。
在世界上首次成功進行了斷肢再植動物實驗,完成了國內第一例變性手術和大陸地區存活時間最長的單次原位全肝移植。形成了脊柱脊髓戰創傷病、骨關節戰創傷病、器官移植、微創治療、胸部戰創傷、顱腦戰創傷及顱內腫瘤、多囊腎病、骨髓瘤、真菌病、多發傷及多臟器衰竭救治、睡眠障礙診治、修復重建、強直性脊柱炎、疼痛治療、肝纖維化診治、腫瘤的中醫治療、肺癌診治、介入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高血壓、糖尿病綜合診治等20多個醫療特色。頸椎手術已突破20000例,其中高難度、高風險的枕頸部手術已完成2857例,手術例數居全國首位;腎臟移植手術逾3555例,居全國首位;肝臟移植手術990例,居華東地區首位;國內98%的醫院使用我院研制的器官保存液。形成了院前急救、院內急救、ICU病房(重癥監護治療病房)的立體急救和戰時急救體系,相關學科一站式響應的、快速、高效的急救模式已被國內100余家醫院采用?!鞍宋濉币詠?,先后承擔國家、軍隊、地方大量科研攻關課題,973、863等各類科研項目349項,資助額1.1億元;獲各項科研成果279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8項,省部級一等獎14項,專利授權35項;近5年發表SCI論文212篇,單篇最高影響因子 11.4分。
擁有38層現代化病房大樓,樓頂有可起降直升機的停機坪。有醫療儀器設備6500多臺(件),其中核磁共振成像儀(MRI)、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DSA)、64排多排螺旋CT、核素掃描儀、彩色多普勒超聲儀、碎石機等大型醫療儀器100多臺,總價值5億多元。擁有國際先進的全凈化手術室、層流病房和重癥監護中心,先進的網絡信息系統和遠程會診中心。
醫院十分重視精神文明建設,恪守“救死扶傷,服務軍民”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行業內具有很高的公認度,在社會上享有廣泛的美譽度。連續三年獲得全軍醫院優質服務競賽優勝獎“白求恩杯”,2006年被評為“全國雙擁模范單位”。1985年以來,連續被評為上海市“文明單位”、“擁政愛民模范單位”、“醫院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先后涌現出了“模范軍醫”呂士才、全國扶殘助殘先進個人、全國優秀青年衛士、全國衛生系統巾幗建功標兵、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十大杰出青年”、“十佳醫師”、“十佳護師”和“高尚醫德獎”等一大批全國、全軍、總后和上海市先進英模人物。
醫院地址:上海黃浦區鳳陽路415號
乘車路線:可乘坐公交15、20、21、36、37、64、109、112、136、253、451、869、921、933、974路等到長征醫院附近下車;或乘坐軌道交通1號線、軌道交通2號線、軌道交通8號線到人民廣場下車.?
聯系電話:021-63586818,021-63586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