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 ? ? ?天津醫科大學代謝病醫院又名天津代謝病防治中心,于1998年7月正式開診,是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培訓于一體的大學附屬專科醫院。醫院占地72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1.2萬平方米,病床241張,日接待門診量2500人左右,是全國首家以防治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為主的現代化專科醫院。院所布局合理,學科齊全,專家醫德高尚,醫療技術精湛,科研力量雄厚,醫療設施先進。截至2016年12月,院所在崗職工共計500人,擁有博士學位者52名,副高級職稱者60名,在職博士生導師6名。
? ? ? ?醫院的名譽院長為國際糖尿病聯合會原副會長、日本著名糖尿病專家馬場茂明博士和中華糖尿病學會原主任委員、北京協和醫院池芝盛教授,現任院長是醫學博士陳莉明教授,擔任中國微循環學會糖尿病與微循環學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醫師協會內分泌代謝科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內分泌專業委員會常委等職務。醫院主要診治疾病:1型和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所并發的各種急慢性并發癥、甲狀腺疾病、痛風、骨質疏松、高血壓、下丘腦、垂體及腎上腺等內分泌疾病。醫院設有臨床、生化檢驗、放免室、特檢室、心功能檢查室及血液透析室等,并擁有先進的儀器設備,如:CT、CR(計算機X成像)、神經肌電圖儀、骨密度儀、彩色多普勒、血液透析、心臟危重癥監護裝置及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高效液相分析儀、全自動紫外分光光度計、全自動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等。
? ? ? ?2004年,天津醫科大學批準天津醫科大學代謝病醫院與天津市內分泌研究所合并。天津市內分泌研究所于1978年成立。第一任所長朱憲彝教授,是我國內分泌學科的創始人之一、天津醫科大學和天津市內分泌研究所的締造者、鈣磷代謝之父。1951年,朱憲彝教授創建內分泌與代謝病學科;1981年,內科學(內分泌與代謝病)確定為博士點;1993年,內分泌與代謝病學科被批準為天津市重點學科;1997年,衛生部批準在研究所組建'衛生部激素與發育重點實驗室';'九五'期間,內分泌與代謝病學科被列入'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1999年,內分泌與代謝病學科進入國家博士后流動站;2003年,激素與發育實驗室被列為天津市重點實驗室;2007年,內分泌與代謝病學科被確定為國家級重點(培育)學科。2015年,天津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批準代謝病醫院組建天津市糖尿病防治國際合作基地;2015年,以代謝病醫院和內分泌研究所為主要組成單位獲批組建天津市代謝性疾病重點實驗室;2016年,內分泌與代謝病學科與天津醫科大學其他學科整合,組建心血管與代謝性疾病基礎與臨床學科,并且入選天津醫科大學“十三五建設”一流學科引領計劃。
? ? ? ?內分泌與代謝病重點學科由基礎與臨床兩部分組成。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四個,即:以碘缺乏病為代表的甲狀腺疾病;以地方性氟中毒和骨質疏松為代表的代謝性骨病、以糖尿病為代表的其它內分泌疾病、性激素與器官發育。截止到2016年底,學科共主持省部級以上科研立項243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項目6項,其它國家級項目95項,科研經費總額近7980余萬元;發表學術論文1651余篇,其中SCI收錄第一作者/通訊作者論文225篇;出版科技專著61部;獲得國家發明專利5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甲狀腺疾病研究領域)、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代謝性骨病研究領域),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2項,三等獎22項。院所合并以來,已培養博士生53人,碩士生304人。2014年,醫院獲批“天津醫科大學第六臨床醫學院”。同時,院所承擔著檢驗、生物醫學工程等本專科教學任務和公共衛生學院、檢驗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學生的臨床實習任務。在科研平臺建設方面,實驗室建立了尿碘檢測平臺、分子生物學平臺、細胞生物學平臺、病理組織學平臺,向全國開放,并已成為從事高層次課題研究和人才培養的基地。
? ? ? ?為滿足患者就醫需求,改善就診環境,進一步提升醫院的醫療、科研、教學、管理水平,醫院啟動了遷址新建項目。新院位于天津市北辰區瑞景街環瑞北路6號,毗鄰劉園地鐵站,預計2017年底竣工。該建設項目已被列入《天津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并被列為天津市“重點建設項目”。新院占地6.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核定床位1200張。新院將建成集臨床診療中心、科技研發中心、教育培訓中心于一體,以代謝病為特色的綜合性三級甲等大學醫院。院所將本著“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堅持“立足本院,服務天津,面向全國,爭創一流”的工作目標,搶抓機遇,團結拼搏,再鑄輝煌。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