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稱:沈陽202醫院
類型/級別: 三級甲等 綜合
醫保定點:未知
醫院1942年組建于安徽定遠縣,參加過孟良崮戰役、淮海戰役、濟南戰役和渡江戰役等,經受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的洗禮。1954年在遼寧阜新整編為第二O二醫院,1956年遷至沈陽。
經過72年的發展建設,醫院已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現占地面積11.3萬平方米(醫療區7.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醫療區17萬平方米)。展開床位1800張,科室50個(臨床科室26個、輔診科室24個),醫療設備總價值3.0億元。2013年度醫院門急診量123萬人次,住院4.93萬人次。
目前,醫院共有各類人員近2000人,其中醫務人員共1471人,擔任國家、軍隊及省市各級學術職務的123人,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30人。醫院是第四軍醫大學、吉林大學、遼寧中醫藥大學等6所軍地院校的博士、碩士研究生培養基地和臨床教學醫院,現有18個碩士研究生培養專業,3個博士研究生培養專業。
醫院現有全軍研究所1個(計劃生育優生優育技術研究所)、全軍醫學專科中心1個(婦產科)、全軍專業技術基地2個(醫院信息化研究與技術支持基地、臨床藥理基地)、軍區醫學專科中心5個(小兒內科疾病診治中心、傳染疾病診治中心、耳鼻咽喉疾病診治中心、檢驗醫學中心、體檢醫學中心)、軍區醫學專病中心2個(心血管內科疾病治療中心、風濕免疫疾病治療中心),重點實驗室6個(軍區遺傳生殖重點實驗室、遼寧省產前診斷中心、遼寧省男性生殖重點實驗室、遼寧省天然藥物制劑重點實驗室、遼寧省臨床細菌學重點實驗室、遼寧省產科疾病轉化醫學研究中心),軍區質量控制中心2個(軍區檢驗質量控制中心、軍區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控制中心),沈陽市臨床質量控制中2個(燒傷外科質量控制中心、健康體檢質量控制中心)。“十一五”以來,醫院獲各類科技(醫療)成果獎70項,其中軍、地科技進步及醫療成果二等獎12項,各類三等獎58項,國家發明專利1項,獲軍、地科研課題110項、經費3000多萬元。
醫院全軍計劃生育優生優育技術研究所在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出生缺陷篩查、系統超聲篩查、孕婦外周血胎兒DNA測序等產前診斷技術方面居全國和全軍領先水平;全軍婦產科中心在惡性腫瘤的超范圍根治及婦科微創手術、高危妊娠救治等方面居全軍前列;軍區兒科中心在兒童遺傳病篩查、重危患兒搶救、兒童哮喘治療、兒童血液病治療、新生兒救治等方面居全軍先進水平;軍區傳染疾病診治中心在重型肝炎的搶救治療成功率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
醫院軍區耳鼻咽喉疾病診治中心在鼻內鏡治療、軍區檢驗醫學中心在微生物快速檢驗和分子檢驗、軍區心血管內科疾病治療中心在冠心病介入治療、軍區風濕免疫疾病治療中心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及重癥頑固性風濕病治療等方面都有自己的優勢技術。同時,普通外科及泌尿小兒外科的微創外科技術、口腔科的頜面正畸治療、呼吸科的重癥哮喘治療、神經內科的腦血管造影及動靜脈溶栓治療、血液病科的造血干細胞移植、皮膚科的激光治療、過敏反應科的過敏原檢測及特異性免疫治療等逐漸形成了鮮明技術特色。
醫院完成了我國首批赴剛果(金)國際維和行動任務、“日遺化武”現場作業衛勤保障、小湯山抗擊“非典”救治任務、 “5.12”汶川抗震救災衛勤保障、2008奧運安保衛勤保障、第十二屆全運會衛勤保障、東方2008聯合軍演和衛勤尖兵2010演習等大項任務,獲得全軍中醫藥技術比武團體第一名。
醫院先后被評為全國城鄉醫院對口支援工作先進集體、“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全國日遺化武處理先進單位和全軍先進醫院、全軍為部隊服務先進醫院、全軍應急專業力量建設先進單位,連續多年被評為“軍區衛生戰備訓練工作先進單位”、聯勤部“基層建設先進團單位”。2013年,醫院榮獲國家衛計委授予多學科規范化卒中溶栓項目《溶栓先鋒獎》,被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中華醫學會、國家衛計委評為“PAC優質服務醫院”,體檢中心被《健康報》評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十家體檢機構”以及“國家健康管理示范基地旗艦單位”稱號,醫院被廣大網友評為“最受網友信賴醫療機構”,并再次以優異成績通過總部組織的三級甲等醫院驗收評估,院長白曉忠被評為“2013年度最具領導力中國醫院院長”稱號。
醫院地址:沈陽市和平區光榮街5號
乘車路線:
乘坐188路 到 二〇二醫院 下車步行39米
乘坐269路501路 到 二零二醫院 下車步行51米
乘坐103路138路168路188路203路207路210路225路235路237路240路246路247路263路266路287路296路328路午夜2線機場巴士 到 馬路灣 下車步行70米
乘坐240路 到 馬路灣公交總站 下車步行111米
乘坐168路221路237路266路287路296路午夜4線 到 招商銀行 下車步行167米
聯系電話:024-23866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