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是衛生部部屬綜合性教學醫院。醫院開業于1937年,是當時中國人管理的第一所大型綜合性醫院,隸屬于國立上海醫學院,為紀念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孫中山先生而命名為孫中山紀念醫院,后更名為中山醫院。解放后曾稱上海第一醫學院附屬中山醫院和上海醫科大學附屬中山醫院,2001年用現名。 ? ? ? 經過70多年的發展,中山醫院本部目前占地面積95892.1㎡,總建筑面積185736.27㎡,核定床位1700張。2010年門急診就診量263萬人次,出院病人6.9萬人次,住院手術病人4.5萬人次。全院職工2986人,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高級職稱375人,醫師956人,護士1165人,醫技人員239人。 ? ? ? 院本部設有除小兒科以外的所有科室、綜合實力雄厚。心臟、肝癌、腎臟和肺部疾病診治是醫院的重點和特色,診治水平始終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其中心血管病和肝腫瘤是上海市臨床醫學中心。消化科、檢驗科和麻醉科是國家臨床重點學科。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復旦大學肝癌研究所、上海市影像醫學研究所、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康復研究所、復旦大學呼吸病研究所、復旦大學血管外科研究所、復旦大學普通外科研究所、復旦大學內鏡診療研究所、復旦大學核醫學研究所設在院內,成為醫院重要的研究機構。上海市的院內感染、超聲診斷、呼吸內科、心血管內科、胸心外科、普通外科6個臨床質量控制中心也掛靠中山醫院。醫院每年承擔國家、衛生部和上海市重大科研項目近百項。近年獲國家級、教育部、衛生部和上海市科技成果獎百項。設有博士點15個,碩士點21個,有衛生部專科醫師培訓基地22個,上海市住院醫師培訓基地26個。每年舉辦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學習班40期,招收進修醫生600名,為國家培養了許多高級醫學人才。 ? ? ? 醫院擁有先進的醫療設備,包括斷層放射治療系統(Tomo Therapy)、PET-CT、320排640層超速螺旋CT、全數字平板式心血管造影機(DSA)、直線加速器、3.0T磁共振斷層掃描儀、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儀(SPECT)、數字化X線成像系統(DR)、重癥監護系統和遠程醫療教學系統等等。與香港保健協會合作建立的上海逸仙醫院為境內外人士服務,深受歡迎。中山醫院始終秉承“以病人為中心”的精神,倡導“嚴謹、求實、團結、奉獻”的院訓,以嚴謹的醫療作風、精湛的醫療技術和嚴格的科學管理,努力為國內外病人提供更多更好的醫療服務。 ? ? ? ?所獲榮譽: 中山醫院也獲得了黨和政府給予的大量榮譽。最近六年獲得的主要榮譽包括,1998年獲得“全國部門造林綠化400佳單位”稱號,醫院工會獲“全國模范職工之家”三連冠。1999年醫院獲全國“百佳醫院”、“全國創建文明行業先進單位”等稱號,中山臨床醫學院96(1)班獲全國先進集體標兵稱號。楊秉輝院長獲全國優秀院長,心內科葛均波教授獲“長江計劃特聘教授”、王承培教授獲首屆全國百佳醫師、王玉琦教授獲上海市衛生系統精神文明建設優秀組織獎等稱號,陳中偉、湯釗猷、陳灝珠三位院士獲徐光啟科技榮譽獎。2000年醫院獲得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上海市“職業道德十佳單位”等稱號。2001年醫院獲上海市文明醫院七連冠;肝研所臨床醫師組獲上海市勞動模范先進集體;心內科葛均波教授獲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稱號,市衛生系統第八屆銀蛇獎一等獎。2002年醫院獲全國科普先進集體、上海市愛國衛生標兵單位、上海市環境保護先進集體稱號,王國民教授獲上海市育才獎。肝研所吳志全同志獲上海市第三屆“高尚醫德獎”。 ? ? ? 隨著2004年現代化門急診醫療綜合樓的落成,中山醫院將成為能適應我國現代化建設發展和滿足不同層次人民健康需要的、功能齊全的、結構合理的上海標志性醫院。為此中山人努力、努力、再努力。先進設備: 醫院擁有先進的醫療設備,包括斷層放射治療系統(Tomo Therapy)、PET-CT、320排640層超速螺旋CT、全數字平板式心血管造影機(DSA)、直線加速器、3.0T磁共振斷層掃描儀、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儀(SPECT)、數字化X線成像系統(DR)、重癥監護系統和遠程醫療教學系統等等。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