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級別: 三級甲等 綜合
醫保定點:未知
德市中心醫院始建于1952年,歷經60余年的滄桑巨變和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已發展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承德醫學院第二臨床學院、衛生部國際緊急救援中心網絡醫院、紅十字承德市急救中心、承德市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承德市放化療中心、承德市臨床檢驗中心、承德市第一司法醫學鑒定中心,2013年11月被國家衛計委授予“全國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
醫院建筑面積7萬平方米,開放床位900張,設臨床科室31個,醫技科室15個。現有職工1340人,其中高級技術人員278人,中級技術人員360人,博士、碩士研究生135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0人。醫院擁有瑞典醫科達醫用電子直線加速器成套設備、德國西門子1.5T超導磁共振儀、德國西門子C型臂血管顯影機、飛利浦64排128層螺旋CT機、飛利浦雙探頭ECT機、飛利浦數字胃腸機、飛利浦彩色超聲儀等高精尖診療設備200余臺。
醫院始終將提高醫療質量,確保患者安全作為醫院管理的永恒主題,注重基礎質量、環節質量和終末質量的精細化綜合管理。近年來,以“衛生部三級甲等醫院等級復審”和“醫療質量萬里行”等活動為契機和載體,持續改進醫療質量管理。近年來,以“三好一滿意”、“醫療質量萬里行”和“修醫德、強醫能、鑄醫魂”等活動為契機和載體,持續改進醫療質量管理。嚴格落實15項核心工作制度,并做好習慣化培養;通過業務院長查房、疑難病例會診、非正常工作日查房、全院病例討論、開展“安全源于細節”等主題學習大討論等多種途徑,強化醫療質量和患者安全管理;逐步培育安全文化,建立良性循環的患者安全改進措施;邀請國內知名專家來院講學、會診及手術,努力掌握各學科發展的動態前沿;積極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嚴格執行衛生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的規定,確保了患者合理、安全用藥,全院住院費用藥占比為36.7%,達省內先進水平。,并做好習慣化培養;通過業務院長查房、疑難病例會診、非正常工作日查房強化醫療質量安全管理;逐步培育安全文化,建立良性循環的患者安全改進措施;邀請國內知名專家來院講學、會診及手術,努力掌握各學科發展的動態前沿;通過開展“安全源于細節”等主題學習大討論以及組織醫務人員參觀北京協和醫院病歷展等多種途徑,加強醫療質量管理。注重加強抗感染藥物的使用管理,全院抗菌藥物管理工作組每月對臨床用藥情況進行檢查、監測并提出干預和改進措施,確保患者安全、合理用藥,住院費用藥占比為36.7%。
強化院、科兩級“三基三嚴”訓練與考核,深入開展了崗位大練兵、技術大比武活動。自2007年以來每年以最新版心肺復蘇指南為標準,對全員進行情景模式下心肺復蘇再培訓、再演練及比武,在河北省臨床技能競賽中取得了優異成績。2012年被國家發改委批準為“承德市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建設項目,全國僅有54所醫院申請成功,在河北省占據的7席中,我院是唯一一所地市級醫院。項目建成后,全新的技能培訓中心將投入使用。
醫院在不斷創新管理模式、加強醫療質量內涵建設的同時,始終把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作為各項工作的重點,從“培養現有人才、引進需要人才、儲備未來人才”三個層面,根據醫院整體發展、學科建設的需要,招錄國內知名醫學院校的博士、碩士研究生,每年選派科主任、技術骨干到知名醫院進修學習等多種途徑,全面打造了一支高素質創新型醫學人才隊伍。李建華、雷威等16名專家被評為市管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程瑞年、郭靖濤等17名專家被評為市級名醫,劉建偉、陳建華等23名專家被評為新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
人才培養為醫院和學科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各專業學科在“各學科全面發展,以復雜、疑難和急危重癥為突出品牌特色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的發展戰略指導下,按照《醫院學科建設和發展五年規劃》的要求,科學選擇發展方向和目標,培育了具有競爭優勢和發展潛力的學科群體。目前,急診科被省衛生廳、省財政廳確定為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單位;心胸外科、消化內科、心血管內科、神經外科4個省級重點發展學科順利通過省衛生廳審核;急診科、心血管內科、腫瘤科、普外科、骨科、婦產科、神經外科、神經內科、內分泌科、呼吸內科、放化療中心、兒科、腎內科13個市級重點學科,呼吸內科、消化內科、腫瘤科、急診科、心血管內科、心胸外科、神經外科、內分泌科、普外科9個市級名科繼續在我市保持比較優勢。
以“全國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落戶我院為契機,在鞏固和發展現有省、市級重點學科的基礎上,對內整合資源強化管理,對外學習借鑒先進經驗,通過制定和完善《心、肺、腦急救綠色通道預案》、《急性缺血性腦卒中靜脈溶栓應急救治預案》等31項應急預案,派駐神經內科4名臨床經驗豐富的醫師固定在急診科工作等多種途徑,持續加強腦卒中快速救治體系建設,提高腦卒中救治水平,部分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進院30分鐘即可開始靜脈溶栓治療,極大地提高了溶栓再通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醫院注重學術交流和科技創新,每年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來院講學,美國、意大利、荷蘭、臺灣等多位國際知名專家來院交流訪問,急診科、心胸外科、消化內科、心血管內科等諸多科室成功舉辦了國家及省市級學術研討會。2011年與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正式簽署合作協議,在醫療技術、人才培養、科研教學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合作。
努力做好科研和教學工作,通過多種途徑調動科研工作的積極性。醫院制定了《科技獎勵辦法》,為員工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條件和環境。按照“醫療是醫院發展的今天,科研是醫院發展的明天,教學是醫院發展的后天”的學院型醫院發展理念,從醫、教、研三位一體、相生相長的角度出發,加強“學院型”醫院建設。注重總結臨床本科教學的成功經驗,對學生進行系統性臨床思維的培養和醫學人文精神的提升。以急診急救特色品牌為平臺,開辦急診危重病方向培訓班,為社會培養實用型、技能型的急診急救和危重癥專業醫學人才。在已結業的四屆急診危重病方向培訓班中,90%以上的學員在畢業前即簽訂了就業意向。
在醫院管理工作中,注重將制度管理與文化建設作為促進醫院發展的雙動力,從“一年發展靠機遇、十年發展靠規劃、百年不敗靠文化”的角度,2005年在全市同行業中率先開展醫院文化建設,按照以精神文化為核心、規范行為文化、推動物質文化的總體思路,提煉出具有醫院鮮明職業特色、被全體員工認可并自愿遵循的價值理念體系,并秉承“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文化傳承和發展理念,根據員工的思想狀況進行了13場培訓,內容涉及《醫院文化與服務理念》、《打造一流團隊精神》、《醫患溝通》、《醫院員工的敬業精神》、《醫院品牌塑造策略講座及研討》、《醫院服務管理策略講座及研討》、《現代醫院營銷戰略》等。自2006年以來根據醫院的發展和員工的需求,每年有針對性地對全員進行培訓,至今已邀請吉林大學彭向剛、清華大學鄒廣文、法學博士張新博、鄭州大學周磊、國富創新研究院周永亮、心血管病專家胡大一、北京協和醫院原常務副院長李學旺、北京大學孫東東、河海大學陳鋼、哈爾濱醫科大學尹梅、衛生部醫政司等級醫院評審專家陳秀珠等多位知名專家教授來院做專題講座20余場。在早期的培訓中,我們注重的是方法和技巧的培訓;在之后的培訓工作中,我們注重員工思想和觀念意識的培訓,尤其是醫學人文素養、系統性整體思維方式的培養和提升。
醫院每年分批組織中層領導干部外出參加封閉式管理學培訓:2004年,參加海爾企業文化觀摩團,系統學習了海爾企業文化建設及管理的成功經驗;2005年,分期分批組織全體中層以上領導干部到青島參加管理學培訓;2006年,參加了清華大學衛生部管理干部培訓班;2007年,請清華大學鄒廣文教授做了《醫院文化與創建學習型組織》、《中華傳統文化與管理者修養》、《團隊溝通與合作》專題講座;2008年,請鄭州大學周磊教授、北京國富創新研究院周永亮博士做了《醫院中層干部的領導力與執行力》、《贏在責任》專題講座;2009年,請北京協和醫院原常務副院長李學旺教授、北京國富創新管理咨詢公司總裁李建立博士做《醫療質量管理、醫療風險管理與醫患溝通》、《管理者領導力修煉》專題講座;2010年,請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原院長朱士俊教授、北京協和醫院原常務副院長李學旺教授、河海大學陳鋼教授做《醫院質量管理》、《學科建設與科室管理》、《醫院文化與醫學人文》專題講座;2011年,請哈爾濱醫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尹梅教授做《加強醫患溝通,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專題講座;2012年,請國家行政學院董明教授做了《從組織行為學角度提高中層領導干部的管理水平》專題講座。2013年,請衛生部醫政司等級醫院評審專家、臺灣彰化基督教醫院副院長陳秀珠教授做了《JCI國際醫院評鑒標準》專題講座,并分期分批選送各專科中層領導到臺灣彰化基督教醫院學習培訓,促進了兩岸學術和人文交流。
隨著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近年來,我院把醫院文化建設作為建設“人文型醫院”的有效途徑,并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對員工進行醫學人文精神和能力的培育。組織員工觀看了《醫學模式與醫學實踐》講座光盤,并為員工訂閱了《醫界名家從醫感悟》、《協和醫事》、《第五項修煉》、《緊緊握住病患的手——醫療人文關懷啟示錄》、《清單革命》、《向世界最好的醫院學管理》等書籍;在組織學習“愿善良成為醫學的靈魂”、“良心是行醫的底線”、“讓醫學在精益求精中贏得喝彩”等多篇醫界名家有關醫學人文的文章的基礎上,黨委書記、院長李建華親自撰寫了《熠熠閃光的銘言》、《工作 生存 發展》、《用科學發展觀指導醫院工作》等多篇文章與全員共勉,同時在全院組織了“工作就是責任”、“讓醫學走向人文”、“愿善良成為醫學的靈魂”、“良心是行醫的底線”等多場主題大討論及“向世界最好的醫院學管理”全員讀書活動,啟迪心智,產生共鳴。“尊重生命,關愛患者,做一名技術精湛、親和善良、精神高貴的醫務工作者”已在全員中形成共識,“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的醫學人文準則逐步滲透到臨床工作的每一個細節。
在醫院管理中,以病人為中心,以員工為主體,充分發揮醫院文化以人為本、以“文”化人的內涵,幫助員工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為員工提升能力、施展才智提供平臺,使他們深切感受到在醫院工作有成長的熱土和發展的空間,增強了價值感、溫暖感、幸福感和歸屬感,與醫院形成了“身份共同、價值共守、情感共通、命運共擔”的心靈契約。“水深魚極樂,林茂鳥知歸”已成為市中心醫院員工工作、生活的情景寫照。
醫院文化建設成果多次在國家及省市級會議上做經驗交流。解放軍254醫院、石家莊市人民醫院、滄州市中心醫院等多家醫院前來參觀學習。2012年1月,我院被中國醫師協會批準為“中國醫師人文醫學執業技能培訓基地”。
在醫療服務工作中,我們秉承“以人為本、全人醫療、人文關懷”的服務理念,根據承德醫療市場的現狀和公眾的醫療保健需求,拓展服務內涵,創新服務舉措,優化就診流程,為患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診療服務。
倡導“社會效益最大化、經濟效益合理化、資源消耗最小化”的公益理念,堅決杜絕醫療活動中過度醫療、過度檢查及不合理收費,在努力減輕患者就醫負擔的同時,為社會節約有限的醫療資源,爭創“節約型醫院”。發揮公益性醫院的社會職能,以保障公眾健康為己任,實施醫療惠民工程,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在省內率先為急危重癥患者開通“綠色通道”,先治療、后辦相關手續。深入開展城鄉醫院對口支援工作,派駐各專業技術人員到縣級醫院進行對口支援。2004年承德市首家鄉鎮、社區醫師培訓基地在我院成立,至今已培訓了790名鄉鎮及社區醫師和267名村醫,提高了基層醫師的診療水平。作為“農村先心病兒童醫療救助定點醫院”和“神華愛心資助項目”合作醫院,已為200余名特困先心病兒童進行了手術。2008年“微笑列車項目”在我院啟動,已有多例唇腭裂患者在我院搭乘“微笑列車”,開啟新的人生。
醫院先后榮獲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百姓放心百佳示范醫院、全國醫院人文管理榮譽獎、河北省醫德醫風示范醫院、河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河北省創建“誠信醫院”先進單位、河北省“白求恩杯”競賽優勝單位、河北省創先爭優暨“修醫德、強醫能、鑄醫魂”先進集體等諸多榮譽稱號。
醫院地址:承德市雙橋區廣仁大街11號
乘車路線:?
聯系電話:0314-2022468,0314-2022469(總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