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級別: 三級甲等 專科
醫保定點:未知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于1956年由上海醫學院兒科系遷渝創建,是集醫教研為一體的國家三級甲等綜合性兒童醫院,最早被國家授予兒科學碩士、博士學位授予點、博士后流動站,是首批兒科學國家重點學科、國家精品課程、國家級教學團隊、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物臨床試驗機構,是重慶市重點實驗室、重慶市國際合作交流基地、重慶市干細胞治療工程中心。多次被評為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和全國師德建設先進單位。在全國最佳醫院排行榜中,連續三年排名前50強,在全國兒童醫院蟬聯排名第三位,專科聲譽排名重慶市第一位。
醫院的宗旨:一切為了兒童健康,醫院的愿景和目標:建立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兒童醫學中心,醫院的院訓:嚴謹、求實、創新、奉獻,醫院的定位:立足重慶、面向西部、輻射全國、走向世界,成為區域兒科醫療、教學、科研的典范。
現有員工2344名,博士生導師23名、高級職稱專家233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4名。是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兒外科分會、圍產醫學分會和中華預防醫學會兒保分會領導成員、《中華兒科雜志》主編和副主編單位、全國統編教材《兒科學》第六、七、八版教材主編、副主編單位。是重慶醫學會兒科分會、兒外科分會、康復學會、婦幼營養專委會主任委員單位。
醫院編制床位1400張,2012年門診量170萬,年住院病人5.5萬,外埠病人比例達34%。醫院專業設置齊全,是全國聯網的兒童急救中心、重慶市哮喘防治中心、危重新生兒及早產兒急救中心、重慶市兒童營養研究中心、重慶市新生兒篩查機構。共有42個臨床和醫技科室,ICU、呼吸、新生兒獲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小兒臨床免疫、兒童保健、泌尿外科是重慶市醫學重點學科,神經內科、心血管內科、兒童腫瘤科是醫院重點專科。兒童肝移植、原發性免疫缺陷病異基因骨髓移植、HIFU治療實體瘤、臨床分子診斷技術居全國領先水平。
兒科學院是全國規模最大的兒科醫師培養基地和兒科學國家級繼續教育基地,承擔著臨床醫學(兒科方向)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后教育及臨床進修、醫師規范化培訓等教學任務。年招收本科、七年制、碩士、博士研究生400-500名。擁有先進、齊備的教學設備和臨床技能訓練室供學員學習和模擬訓練。
兒科研究所為醫院科研的重要基地,以“發育與疾病”為主線形成 “免疫與感染”、“神經精神疾病”、“先天畸形與組織工程”、“腫瘤發病機制與個體化治療”四大方向,初步形成基礎與臨床相互合作與滲透的構架,團隊引進多名加拿大UBC(包括皇家科學院院士和健康科學院院士各1名)和其他海外大學高端科研人才,榮獲重慶市首屆“兩江學者”、中組部“千人計劃”、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稱號等。近五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加合作重大項目、重點項目和面上項目居兒科界前列,獲科技部“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衛生行業科研專項”合作項目10余項、承擔“973”子課題3項。獲重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宋慶齡兒科醫學獎及成果獎”、中華醫學獎等30余項。近三年發表SCI200余篇、CSCD論文453篇。主辦《兒科藥學雜志》。
醫院高度重視對外交流,堅持開放合作,先后與美、英、加、日、澳、香港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學術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與美國辛辛拉提兒童醫學中心建立長期全面合作關系。近三年成功舉辦國際學術會議5次。
醫院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參與公益活動,申請到“明天計劃”、“微笑列車”、“重生行動”、“肢殘兒童矯治計劃”、 神化集團捐贈“白血病基金”、重慶市紅十字會“白血病基金”、 “重慶市急救醫療救助基金、“先天性心臟病救治基金”等各種基金項目,并牽頭于2009年建立“重慶市希望工程---小天使基金”,減免貧困疾病兒童診治費用,為緩解貧困疾病兒童看病難做出了積極貢獻。
醫院堅持醫療立院、科教興院、人才強院、依法治院、文化建院,立足重慶,面向西部,輻射全國,以兒童健康為中心,持續改進工作,醫療與預防并重,技術與服務并重,醫療與科教并重,自身發展與帶動基層并重,用科技和關愛為兒童健康提供優質服務。
醫院地址:重慶市渝中區中山二路136號
乘車路線:輕軌站:乘或換乘 1號、3號輕軌在兩路口車站下車后,(轉公交車)→(坐一站路)文化宮車站下車→過人行天橋→兒童醫院火車站:乘 皇冠自動扶梯→兩路口車站(轉公交車)→(坐一站路)文化宮車站下車→過人行天橋→兒童醫院火車北站:乘 612公交車→文化宮車站下車→過人行天橋→兒童醫院朝天門碼頭:乘座停靠文化宮車站的各路公交車均可到達。具體路線:朝天門→ 小十字→解放碑→七星崗→觀音巖→文化宮車站下車→兒童醫院民航交通(牛角沱)車站:乘座停靠文化宮車站的各路公交車均可到達。具體路線:牛角沱→兩路口→文化宮車站下車→過人行天橋→兒童醫院?
聯系電話:023-63622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