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琪主任醫師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腫瘤外科
羅琪,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是日本留學回國專家、廈門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閩西南著名外科專家,長期工作在醫療第一線,對技術不滿足于現狀,精益求精,不斷地學習國內外先進知識,了解本專業的新進展、新動向,更新充實自己。在醫學上開拓創新,勇于實踐,在胃腸道、乳腺、甲狀腺疾病診治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在閩西南地區率先開展了許多新技術、新項目,為數以千計的患者圓滿地解除了病痛,挽救了無數疑難危重病人的生命,多項技術填補了閩西南的空白。完成了廈門首例腔鏡下大腸癌根治術和胃癌根治術,在省內率先開展腹腔鏡下減肥手術,促進了腹腔鏡技術在胃腸道疾病診治的應用,微創治療技術達到省內領先、國內先進水平。技術的不斷改進提高減少了手術創傷,縮短了住院日數,微創手術使病人創傷小、痛苦少、恢復快、美容效果好,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 擔任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營養與支持治療專業委員會全國委員、廈門市外科學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廈門市腫瘤中心副主任和廈門大學消化疾病研究所副所長,是國家自然基金評審委員會評委及浙江、河北、重慶市等省市科技進步獎的評審專家,擔任該地區科技進步獎評審工作,被《中華實驗外科雜志》聘為特約編委。 積極參加科研教學工作,參與廈門大學醫學院外科教研室籌建全過程,是廈門大學醫學院及福建醫科大學外科學教授、碩士生導師,承擔廈門大學醫學院、福建醫科大學本科生、碩士生和廈大印度留學生的外科學教學任務,指導碩士研究生16名,主編《外科學臨床技能手冊》教學專著一部。承擔10多項省部級及廈門市重點醫學科研課題,近五年來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較高水平的學術論文共23篇,其中SCI收錄2篇;MEDLINE+CSCD收錄6篇;CSCD收錄6篇;中文核心期刊收錄4篇;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收錄5篇。獲廈門大學教學改革成果獎二等獎一項,廈門科技成果三等獎一項。 從醫30多年,在工作中始終秉持 “救死扶傷,不計較個人得失,勇于承擔風險,把病人的生命排在首位”的精神,深獲社會和群眾好評,先后被評為 “感動廈門十大年度人物”、“林巧稚精神獎”、福建省“醫德標兵”和“廈門市衛生系統優秀黨務工作者”。
胃腸道、乳腺、甲狀腺疾病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