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煒主任醫師
沈陽軍區總醫院心血管外科
主任醫師,原全軍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全軍心血管外科專業組主任委員。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心血管研究所第一所長,沈陽軍區總醫院心血管外科的創建人,第二、第四軍醫大學教授、博士生及博士后導師。2001年晉升為技術一級,文職特級,終身教授,我國復雜先心病外科和心律失常外科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 ????上個世紀70年代,在我國首家攻克法洛四聯癥矯治術。繼而率先開展和報告Ebstein心臟畸形房化心室折疊術、各種類型右心室雙出口的矯治術、傳統改良Fontan手術及全腔靜脈與肺動脈連接手術、心內和心外雙管道、經兩心房作心上型全肺靜脈異位連接的修復,以及預激綜合征的異常房室傳導束切斷術、COXⅢ型迷宮手術等15種新技術,全國推廣。2002年以后,設計和指導開展先天性矯正大動脈轉位雙調轉術和改良Senning+Rastelli手術;完全性大動脈轉位合并室間隔缺損和左心室流出道阻塞的半旋轉動脈干調轉術以及法洛四聯癥合并肺動脈閉鎖和粗大的主動脈到肺側支循環動脈的一期或分期單源化和心內修復手術,取得較滿意效果。其中二項外科治療效果達國際領先水平。為推動我國復雜性先天性心臟病外科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先后培養博士后1人,博士生8人,碩士生6人,80年代初舉辦了十期心血管外科學習班,為軍地各醫院培養了大量的人才,部分學生現已成為各軍醫大學及軍區總醫院心血管外科的學科帶頭人,他發明和改進的心血管外科手術術式至今仍為我國心血管外科醫師所延用。 ????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 ,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12項,遼寧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均為第一作者。1998年獲首屆“全軍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2002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03年“獲遼寧省功勛獎”,2008年獲中國醫師協會頒發的“終身成就獎”。先后榮立一等2次,二等功5次,三等功7次。發表論文300余篇,撰寫專著2部,其中《心臟外科學》已成為我國心血管外科的權威著作。
我國復雜先心病外科和心律失常外科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