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憶懷主任醫師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腦病科I
業務專長: 腦血管病;頭痛;失眠;帕金森病;重癥肌無力;多發硬化等。 科研工作: 1.國家自然基金項目,三七三醇皂苷對腦梗死后不同恢復時點Nogo-A表達的影響,課題負責人2005.1-2007.12。 2. 國家自然基金項目,應用腦功能成像對偏癱后腦功能重塑不同時點針刺效應的研究,課題負責人,2007.1-2009.12。 3. 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偏癱后腦功能重塑中針刺效應的腦功能成像研究,課題負責人, 2007.1-2009.12。 4. 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偏頭痛辨證治療方案與療效評價體系的研究, 課題負責人。2007.9至2010.12。 5. “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十一五”計劃,寧心解郁膠囊治療抑郁癥的新藥研制開發,課題負責人。2009.6-2011.12. 6. 國家自然基金項目,針刺陽陵泉對偏癱病人大腦缺省模式網絡特征性影響的對比研究.課題負責人,2011-2013年。 學術兼職: 學會任職: 中華中醫醫藥學會腦病專業委員會 常委、副秘書長 北京中醫藥學會腦病專業委員會 副主任委員 中華中西醫結合學會活血化瘀專業委員會 常委 北京市康復醫學會 理事 雜志編委: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編委 中成藥 編委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臨床版) 編委 評審專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 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委 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委 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委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新藥評審 獲獎情況: 學術獎勵:中風病偏癱痙攣狀態的中醫康復方案及臨床研究,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第一完成人,1999年。 中風病中醫綜合方案療效特點的臨床研究和理論探討,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一完成人,2005年。 腦血管病中醫康復醫療方案--針灸介入時機的臨床研究,河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三完成人,2005年。 腦卒中后中醫綜合方案療效位點及中藥促進腦功能重塑的機制研究,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完成人,2008年。 獲獎情況:北京市衛生系統先進個人,“百名優秀青年醫師”獎,2006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第二屆百名杰出青年中醫”獎,2008年。 發表文章: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 1.中風先兆證病因病機及防治的初步探討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1995;18(5):15。 2.王永炎教授治療顫振病(帕金森氏病)經驗探討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1996;19(4):15。 3.急性椎-基底動脈系統腦血管病的中醫病名探討――附30例中醫證候學分析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1996;2(3):30。 4.中風病外因致病學說的再認識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1997;3(3):17。5.復方通絡液外洗治療中風病后“手脹”的探討 中國全科醫學 1998;1(1):33。 6.偏癱康復的中醫學探討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1998;4(11):7。 7.王永炎教授應用化痰通腑法治療急性期中風病的經驗探討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1999;22(4):68。 8.中醫治療中風病的方藥 中國臨床醫生 2001;29(3):12。 9.聰圣膠囊治療血管性癡呆30例臨床研究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2001;24(6):54。10.偏癱痙攣的中醫證治探討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2002,25(5):62。11.中風病偏癱痙攣狀態中醫康復方案研究思路的探討 中國醫藥學報 2002,17(8):487。12. 希臣通舒膠囊治療缺血性中風30例臨床觀察? 中國中醫急癥 2003,12(2):113-114,2.5千字,1/4。13. 偏癱康復中兩種中醫方法作用特點的臨床研究 現代中醫藥 2004,(2):15。14.王永炎教授“松”與“靜”的觀點在偏癱康復中的應用 中國醫藥學報 2004,19(8):546。15.Brain activation and deaction associated with relieving gastralgia using acupuncture: A fMRI preliminary study. Humen Brain Mapping 2006 Florence, Italy. Abstract Submitted.16. “毒損腦絡”學說的癥狀學研究思路探討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2006,29(7):448-45017. 三七三醇皂苷對腦梗死后不同時點Nogo-A表達的影響 中國中藥雜志2008,33(4):18-21。(通訊作者)18. 三七三醇皂苷對大腦中動脈梗塞大鼠行為學、病理形態學及血清白細胞介素-6的影響 中華中醫藥雜志2008,23(5):393-396(通訊作者)。19. 多系統萎縮的證候研究思路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08,14(4):278-279。(通訊作者)20.中風病發病階段“毒損腦絡”臨床特征的初步分析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31(8):509-511.21. Effect of Panaxtriol Saponins on synaptophysin and postsynaptic density-95 expression at different periods of cerebral infarction.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2008,3(11):1212-1217. 22. 白細胞血小板凝集在中風病急性期的變化及與中醫證候相關性的研究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中醫臨床版)2008,15(1):8-11。通訊作者。23. 中風病急性期甲狀腺激素變化與中醫證候的相關性研究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中醫臨床版)2008,15(3):1-4。通訊作者。 24. 中風病高敏C反應蛋白變化與中醫證候的相關性研究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中醫臨床版)2009,16(2):13-16。通訊作者。 25. 針刺對腦梗死后痙攣期患者腦功能重塑作用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0,2(6):507-513。通訊作者。 26. 左側偏癱患者上肢運動腦激活區與健康人對比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0,8(12):1464-1467。通訊作者。27. 中風病急性期“毒損腦絡"相關性實驗室指標研究 北京中醫藥2010,29(3):163-166。通訊作者。28. Low frequency electroacupuncture selectively decreases voluntarily ethanol intake in rats. Jing Li a,1, Yihuai Zoua,b,1, Jiang-Hong Yea,?. Brain Research Bulletin, 2011 Nov 25; 86(5-6):428-34. Epub 2011 Aug 27.
腦血管病;頭痛;失眠;帕金森病;重癥肌無力;多發硬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