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軍主任醫師
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神經外科
王新軍,男,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醫學博士,教授,現任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業務院長、神經外科主任;中華醫學會河南省、鄭州市神經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 、全國鐵路系統青年科技拔尖人才并享受國家津貼、河南省勞動保險和醫療保險專家組成員、中國優生優育協會鈣代謝工作委員會委員;鄭州市醫師協會理事,鄭州市抗癲癇學會副主任委員、省會醫學會診中心首席專家。多次被評為局級“十佳醫師”“優秀醫師”和“優秀專業技術人才”。從醫20年,先后開展了顱內動靜脈畸形、動脈瘤、腦干腫瘤、高位頸段髓外、髓內腫瘤、垂體瘤、雙側聽神經瘤、顱咽管瘤等一系列神經外科復雜手術,獨立完成顱腦外傷手術1500多例,顱內腫瘤顯微手術二千多例。開展新業務、新技術22項,獲各級獎勵11項。主持完成:局科技項目“顱內動脈瘤顯微外科治療的臨床研究”和 “ 顱內動靜脈畸形顯微外科治療的臨床研究(1999W38)” “自發性腦出血腦室鑄型顯微外科治療的系列研究(2000W31)” “封閉bcl-2基因表達聯合CHX誘導膠質瘤細胞凋亡的研究(2004w01)” 部級衛生科技重點項目 “高血壓腦出血術后亞低溫治療的臨床研究(2002JZ219)”已完成“頑固性癲癇外科治療的臨床研究”“顱內動脈瘤顯微外科治療的臨床研究” “顱內動靜脈畸形顯微外科治療的臨床研究”等4項省級科研成果鑒定,獲科技進步獎3項,局級技術改進獎3項。在研廳、局自然科學研究項目3項:“ BCL-XL反義寡核苷酸聯合小劑量ACNU治療惡性膠質瘤的研究”(2007320067);“病灶性癲癇致癇灶定位及其成因的臨床研究(083SGYS33262-12)”和“基因修飾干細胞移植干預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表達研究其在癲癇發病機制中的作用” 在省級以上專業雜志發表論文 32篇,學術交流16篇。第一副主編參編衛生部統編教材《外科學》和《小兒神經外科手術圖解》。研究方向:1、腦腫瘤的基礎(細胞調亡與干細胞)與臨床治療;2、癲癇外科的基礎研究與臨床手術治療。3.腦癱的外科基礎(干細胞)和手術治療;4.外傷性視神經損傷的綜合手術治療。主要擅長:1.垂體腺瘤、聽神經瘤的顯微外科手術;2.腦腫瘤、腦囊腫及腦外傷等各種病灶合并癲癇的致癇灶定位和癲癇外科治療;3.頑固性癲癇的精確定位與綜合手術治療;4.腦內囊腫的腦室鏡下手術和立體定向下病理活檢及治療。
王新軍,男,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醫學博士,教授,現任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業務院長、神經外科主任;中華醫學會河南省、鄭州市神經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 、全國鐵路系統青年科技拔尖人才并享受國家津貼、河南省勞動保險和醫療保險專家組成員、中國優生優育協會鈣代謝工作委員會委員;鄭州市醫師協會理事,鄭州市抗癲癇學會副主任委員、省會醫學會診中心首席專家。多次被評為局級“十佳醫師”“優秀醫師”和“優秀專業技術人才”。從醫20年,先后開展了顱內動靜脈畸形、動脈瘤、腦干腫瘤、高位頸段髓外、髓內腫瘤、垂體瘤、雙側聽神經瘤、顱咽管
趙明主任醫師
河南省腫瘤醫院 · 神經外科病區門診
擅長:王新軍,男,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醫學博士,教授,現任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業務院長、神經外科主任;中華醫學會河南省、鄭州市神經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 、全國鐵路系統青年科技拔尖人才并享受國家津貼、河南省勞動保險和醫療保險專家組成員、中國優生優育協會鈣代謝工作委員會委員;鄭州市醫師協會理事,鄭州市抗癲癇學會副主任委員、省會醫學會診中心首席專家。多次被評為局級“十佳醫師”“優秀醫師”和“優秀專業技術人才”。從醫20年,先后開展了顱內動靜脈畸形、動脈瘤、腦干腫瘤、高位頸段髓外、髓內腫瘤、垂體瘤、雙側聽神經瘤、顱咽管
倪峰主任醫師
河南省腫瘤醫院 · 神經外科病區門診
擅長:王新軍,男,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醫學博士,教授,現任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業務院長、神經外科主任;中華醫學會河南省、鄭州市神經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 、全國鐵路系統青年科技拔尖人才并享受國家津貼、河南省勞動保險和醫療保險專家組成員、中國優生優育協會鈣代謝工作委員會委員;鄭州市醫師協會理事,鄭州市抗癲癇學會副主任委員、省會醫學會診中心首席專家。多次被評為局級“十佳醫師”“優秀醫師”和“優秀專業技術人才”。從醫20年,先后開展了顱內動靜脈畸形、動脈瘤、腦干腫瘤、高位頸段髓外、髓內腫瘤、垂體瘤、雙側聽神經瘤、顱咽管
張國臣主治醫師
河南省腫瘤醫院 · 神經外科病區門診
擅長:王新軍,男,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醫學博士,教授,現任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業務院長、神經外科主任;中華醫學會河南省、鄭州市神經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 、全國鐵路系統青年科技拔尖人才并享受國家津貼、河南省勞動保險和醫療保險專家組成員、中國優生優育協會鈣代謝工作委員會委員;鄭州市醫師協會理事,鄭州市抗癲癇學會副主任委員、省會醫學會診中心首席專家。多次被評為局級“十佳醫師”“優秀醫師”和“優秀專業技術人才”。從醫20年,先后開展了顱內動靜脈畸形、動脈瘤、腦干腫瘤、高位頸段髓外、髓內腫瘤、垂體瘤、雙側聽神經瘤、顱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