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剛副主任醫師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臟外科
1973年出生。1996年畢業于青島大學醫學院,獲醫學學士學位,2002年于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獲醫學碩士學位,2005年于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獲臨床醫學博士,之后一直工作于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臟外科。 歷任住院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2007-2012年擔任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外科教學秘書與科研秘書,負責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外科的教學與科研工作。2014年于北京大學人民心外科擔任外科治療B組組長。 2009年起擔任醫學參考報編輯,負責胸心血管外科頻道的編輯工作。 2010年起任北京醫學會心外科分會青年委員, 2011年任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外科分會瓣膜學組委員, 2012年任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外科介入委員會委員。 ?科研: ?2006年參加北京阜外醫院合作的冠心病登記注冊研究。 ?2007年參加北京阜外醫院牽頭,多中心合作的國家科技部支撐計劃(提高老年危重心臟病外科療效的研究)。? 2009年參加衛生部生業基金:胸腔鏡技術和復合技術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應用研究。 ?2008年主持一項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院內研究與發展基金:心臟去神經化干預對房顫誘發的動物實驗研究? 2010年主持一項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院內研究與發展基金:非接觸(No-touch)技術對動脈化靜脈血管保護作用的動物實驗研究? 2011年參與中國冠心病治療結果評價研究 ?2013年參與“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中國心血管外科注冊登記研究 參與《胸心外科學精要》,《現代心力衰竭外科治療學》,《心臟外科疾病(新編臨床醫學問答叢書)》,《中國心律學2013》,《中國心律學2014》,《心律植入裝置的感染與處理》,《急診、急救心電圖》等著作的編譯、撰寫工作。 ?近年發表文章: ?1、劉剛、董穗欣、解基嚴,妨礙非體外循環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后進入“快通道”的危險因素,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08;8(3):238-240? 2、劉剛、董穗欣、解基嚴,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后機械通氣時間延長的危險因素分析,北京醫學,2008;30(10):592-594? 3、劉剛、解基嚴、李學斌等,心臟起搏器相關難治性感染的處理,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2009:23(4)322? 4、劉剛、陳彧、湯楚中等,腎移植術后感染性心內膜炎成功救治一例,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9:37(8)757? 5、劉剛、廉波、解基嚴,八年制醫學生在心臟外科輪轉培訓的探討,中華醫學教學學雜志,2009;29(3)101-103? 6、劉剛、陳彧、胡大一,2010歐洲心肌再血管化指南解讀,醫學與哲學, 2010;31(12):16-20? 7、劉剛、解基嚴,經皮主動脈瓣替換術——多學科專家共識解讀,北京醫學,2012;7:523-524? 8、劉剛、陳生龍、解基嚴等,開胸心臟直視手術治療起搏裝置相關感染性心內膜炎,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2011;25(1)25-27 ?9、劉剛 陳彧 凌云鵬等,再次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的臨床分析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2012,19(6):602-605? 10、劉剛、陳彧、凌云鵬等,心臟雜交技術拔除并發癥起搏導線的應用,中國心血管雜志,2013,18(2):81-83? 11、劉剛、鄭德志、陳彧等,主動脈壁間血腫的轉歸與治療,心肺血管病雜志 2013,32(6):717-719? 12、劉剛、鄭德志、李學斌等,永久心外膜起搏在起搏器依賴的心內膜炎中的作用,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4,42(1):35-37
冠心病外科、心臟瓣膜成形與替換、感染性心內膜炎及各種先天性心臟病的外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