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主治醫師
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心血管外科
擅長領域:小兒外科疾病?
執業經歷: 王強,1971年出生,阜外醫院小兒心臟中心二病區副主任經1995年9月—2000年7月,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碩士、博士研究生,獲博士學位2000年7月—2004年9月,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心血管外科 主治醫師2004年9月—2010年9月,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心血管外科 副主任醫師2010年9月—至今 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心血管外科 主任醫師臨床工作:2004年被聘為副主任醫師后,先后在成人病房、小兒外科病房工作。可熟練實施成人心臟手術、各種復雜及重癥先天性心臟病手術,目前在小兒外科中心任二病區副主任。作為術者自2006年至2010年共完成心血管外科手術607例,年齡最小2個月,體重3.6kg,最大76歲,術后僅死亡2例,死亡率0.329%(阜外醫院醫務處數據),重癥患者的術后并發癥至今仍保持極低的發生率。作為術者曾經實施的復雜先心病手術包括:1. Ⅲ、Ⅳ型肺動脈閉鎖患兒的改良體肺分流分期根治術2. 極重度D型Ebstein畸形的外科根治手術3. 完全心內膜墊缺損根治手術4. 完全肺靜脈畸形引流根治術5. 合并室間隔缺損的主動脈弓縮窄6. 右室雙出口根治術7. 完全大動脈轉位、單心房、單心室行全腔肺動脈連接、雙向Glenn、體肺分流等各種姑息式手術8. 嬰幼兒小體重患兒的瓣膜成形手術正開展的臨床研究有:1.肌部間隔發育不良致心尖多發室間隔缺損的外科新術式研究2.合并大體肺側枝的Ⅲ、Ⅳ型肺動脈閉鎖非UF外科矯治的研究3.D型Ebstein的外科新術式研究。科研工作:作為課題負責人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肺保護策略’對重癥低體重患兒體外循環術后肺損傷保護作用的實驗研究”, 2005年1月-2007年12月,科研經費20萬元,批準號:3047172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完全靜態液體通氣與體外無泵肺輔助聯合應用治療重癥肺損傷的實驗研究”,2007年1月-2009年12月,科研經費27萬元,批準號:30670928。2005年入選北京市科技新星A類計劃,獲得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人才培養經費8萬元,合同編號2005A42。2010年作為課題負責人新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并獲得資助一項:持續血濾嵌入式肺動脈-左房無泵肺輔助治療體外循環術后急性肺損傷的實驗研究。2011年1月-2013,12月,科研經費32萬元,批準號:81070055。作為分課題負責人或技術骨干參加的科研項目有:1. 國家973計劃 “先天性心臟病形成、發展和干預的基礎研究”負責分課題“先天性心臟病心肺保護機制的基礎研究”2. 國家863計劃“先天性心臟病遺傳資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3.2004年衛生部臨床學科重點項目“提高低體重及重癥復雜先天性心臟病外科療效的臨床研究”。4.首都醫學發展科研基金“北京市先天性心臟病三級預防技術關鍵”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體外循環期中保護液肺灌注對肺保護作用的實驗研究”(39670715)。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誘導白細胞凋亡對肺損傷保護作用的實驗研究”(30170931)獲得成果:1. “提高嬰幼兒重癥先天性心臟病外科療效的臨床與基礎系列研究”獲2005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五完成人)2. “提高嬰幼兒重癥先天性心臟病外科療效的臨床與實驗研究”獲中華醫學科技二等獎。(第四完成人)3. “pulmonary artery perfusion with hypothermic solution reduce lung injury after cardiopulmonary bypass”獲中華醫學會優秀論文二等獎。參加著作2部,龍村主編2004年人民衛生出版社《體外循環學》“肺保護”一章編寫和朱曉東院士主編2007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心臟外科學》“主肺動脈窗”一章。此外帶教博士研究生10余名,帶教住院醫師和進修醫師百余名 詳細介紹
*以下號源由妙手醫生專業認證,僅展示近4周號源